2)第401章 木头人_属性点慈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他们俩乘客共六人。

  要按王齐的思路,就他和李想足够了,只是下面的唧唧歪歪有点烦,要说服他们还得讨论几个来回实在耽误时间,干脆随他们。

  十五米长度的飞机内部空间比较有限,还比不上当初那辆手工房车。

  木头人的中腹部分,被地板隔出来的空间和大巴差不多,长度和头尾宽度就相对局促。

  去掉尾翼机械控制部分隔离出去的,从驾驶舱的驾驶员脚底板位置算,到机尾,内空总长度14米。

  驾驶舱没安排观察员,只有正副驾驶。

  从驾驶座出来的走廊,一边是洗手间,因为木头机身不够结实,不能随意开启丢东西,现在只能小解。另一边是轮班驾驶员及乘务的胶囊休息室,为了争取多一个床位,占用了洗手间上方,总共三个床位。

  出了短走廊是乘务准备区及乘务座位,舱门也在这里。

  这一套下来,使用总长度六米,勉强能兼顾到身高2.2米的机物组(需要部分低头),乘客区只有区区八米长,如果摆普通乘客座位,第二排窗外就是机翼。

  现在并不是客运布置,而是行政布置,看起来还是比较宽松的。

  但不能数座位,一数就露馅了。

  舱门为左,机身的右半是会议办公区,“ㄇ”型连排沙发加个可以送上天花板的桌子,正常体型勉强能做六个,大一点三到四人。

  左侧走廊上还有几个贴墙可放下的凳子,但只能允许普通身高的人坐着,不然会挡住过道。

  会议区后面是两个休息区,靠会议区的大一点,有一张宽度1.4×2.2米尺寸的床,朝向和飞行方向一致,头靠机尾一侧避免人直接睡死。过道尽头则是尾段休息区,这里空间已经比较小,没有双层床的余地,只有两张八十厘米宽的单人床,还有个折叠小书桌。

  这个布局也不是王齐专门给自己准备的,主要是滑翔机做一千公里以上的长程飞行特别耗时间,部分记录和分析工作完全可以在机上解决,人员在床上休息一下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试飞和战场建设阶段都能用,未来也可以直接转做小团队的贵宾客运。

  当然真的有贵宾接待任务,大概率会落在后续的蛮牛客运型上,毕竟那架飞机长几米,依托金属结构也能争取到额外的空间,布置起来更从容。

  王齐和李想上飞机,也不急着找床位,先参观驾驶室,

  驾驶舱特别粗犷,仪表只有水平仪及高度表、空速及温度表,都是纯机械的,按钮不到十个,一架滑翔机要太多按钮也没用,飞行姿态全靠驾驶员的注意力和手劲儿。

  手劲飞行,是机械传动特有的形式,因为驾驶舱空间有限,在操作杆移动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操纵杆直连钢缆系统操作舵面,就是个纯力气活。甚至还不能在用力方面过于分心,不然飞行事故就在眼前。

  所以这种操作形式的飞机大小上限也不高,轻量化一些的木头人还好,蛮牛的程度差不多接近极限,都不用再增大,只要速度速度再快个两百公里,正副两名架势的出力都要达到健身房拉杆的强度,那轮班十几个小时下来,还能不能再上天都是问题。

  “这看起来比卡车还简单啊!”李想在一边吐槽。

  “滑翔机又不用调整发动机出力,要那么复杂做什么。”

  上单翼型号比下单翼多的两台发动机加螺旋桨总共才七百千克,多出来的重量除了几十公斤的额外加固重量,大概有半吨都是油路和发动机控制相关,表盘都要多几个。

  魔法滑翔机就简单的很,一键增加高度,一键停用魔法系统,剩下来的就是纯滑翔,多出来的几个按键都是灯光控制和排险相关。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