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0章 裂缝探索(下)_属性点慈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吊车机构的极限深度。

  在这个位置和五百米深度反复上下,把所有的钢缆都集中在七百米区,再上来,带滑轮、更多岩钉下去。

  因为普通法师的魔力较为有限,几个小时下来仅仅是保护自身不受高温侵害,就换了一波法师。

  这次下去要进行更长时间的作业,会飞行法术的卡洛琳和另一名高级院士一起进篮子。

  下到七百米,完成滑轮、钢缆的魔法焊接工作,高级院士用漂浮术维持吊篮,李想负责吊篮的接头转移和固定。

  完成后把多出来的一根钢缆丢到吊篮里,然后到了手动操作阶段,这个时候李想本人就是吊机,

  这个工作非常困难,因为不能单拉一根钢缆,必须同时拉住通过滑轮的上行和下行两根钢缆,才不会把人拽出去。

  当然这对李想不算什么。

  索道继续下降,卡洛琳紧紧盯着温度计和气压表心算着高度,时不时的开口:“殿下,这里打个洞。”

  这时候李想就要单手把两根钢缆一起捏住,然后用短矛开洞,进行岩壁内温度测量。

  整个过程不用看湿度,因为湿度在100%以下时雾气会逐渐变成水蒸气融入空气里,雾气不散就是湿度100%的特征之一。

  唯一需要测湿度的工作也不需要在这里做,只在李想打出来的小洞里,少量取样,分别装在耳环盒大小的容器里等回去后分析含水量。

  靠着两条钢索组合出来的滑轮机构,三人坐篮子下降到九百米深度。

  随着咔擦一声开裂声,卡洛琳也有点紧张了:“酒精温度计炸了。”

  温度计的量程根据用途决定,并不一定是指示剂的沸点,裂开的这个温度上限是60度,是勘探队做地质勘探用的。

  卡洛琳拿出另外一个,这个是魔法温度计,院里做魔法实验用的,量的是一块特种合金的大小变化,最高耐受温度能达到一千三百度,缺点是精度很差,最低量程是五摄氏度一格,所以前面没用。

  王齐说了,在这个阶段李想听两位院士的。

  “还下吗?”

  卡洛琳问另外一名院士:“老艾魔力还够用吗?”

  老艾要负责自己和卡洛琳的体表温度保护,实际做法却是维持整个篮子里一部分空间的温度和湿度,这样才能保护肺部,还要保证不影响测量工作,其实挺费神。

  “还行,只要温度变化不是特别大,再撑一个小时应该够。”

  “那麻烦殿下准备继续下了。”

  李想不说话,继续放线,很快来到滑轮索道的底端,一千米。

  拿出篮子里的岩钉打在墙上,剩下的一条钢缆穿进去接好头,转由卡洛琳放漂浮魔法,完成滑轮转接。

  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失控时,篮子不要下滑太多。

  失控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遭遇敌人之类的,有可能三个人都顾不上的情况,就需要篮子有一定限位,别把人放得太深回不去了。

  李想虽然可以蹦蹦跳跳的上去,但要抓两个人就不一定了。

  总之在这里新建一个锚点,篮子继续向下放。

  再往下,外面已经不能说是水汽,可以称得上粘稠。

  下到底时,温度来到80度,受限于量程精度,可能存在两三度的误差。

  接下来就没李想的事了,由老艾给卡洛琳放附魔法术做保护,卡洛琳直接使用飞行法术下去探测。

  飞行法术相对于人体魔力耗费非常大,根本顶不住多久,所以要在足够深的地方开始,才能保证足够大的探测深度。

  大概三分钟后,卡洛琳飞回来,示意可以上去。

  向上比向下更难,李想也要花费标准模式大概三成力,才能把三个人带篮子一起提上去。

  等上到地面,三个人都跟水里捞起来一样。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