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三章 谋反作乱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二十二年腊月

  过去的半年,方原辖内玄甲军、内阁、六部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福建的赈灾工作,由礼部尚书冒辟疆牵头,他亲自前往福建呆了大半年,安顿灾民,进行灾后的重建工作。福建总兵冯廷也尽数派出了一万玄甲军士,帮助灾民砍树,夯土,建房,福建的局面总算得到了控制。受灾的灾民也开始陆续的返乡,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以冒辟疆为首的各级官员在这次福建赈灾中,应对得当、及时,赚尽了民望,赢来了福建百姓的感恩戴德,衷心支持。至于之前的大明朝廷,早抛在了脑后。

  淮安府的朱以海借来了二十万石粮食,也终于安定了淮安府的民心。这段时间朱以海也听说了浙江军田粮仓被烧,方原在本来就缺粮的情况下,以高息向江南的商帮大肆收购粮食,并无息借粮给他,支持他淮安府的重建工作。

  朱以海对方原的大仁大义是感激在心,对比方原,孙传庭,甚至是大明朝廷的行为,投靠哪一方才能真正受益,已是一目了然。

  在淮安府的重建工作走上正轨之后,朱以海遵照了方原的指示,偷偷前往陕西,与朱存极秘密碰了头。朱以海全力劝说朱存极接受方原一起清君侧的建议,而且还如实的将方原大仁大义支持淮安府重建的义举一五一十的告知。

  两个藩王秘密商议了十日,朱存极终于有些心动,同意不久后派出使者前往江南,与方原进行初步的接触。

  凤阳府的重建,还有迁都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内阁诸人里,除了一直留在凤阳的兵部尚书景杰,首辅王秉鉴起了表率作用,率先举家迁来凤阳。之后则是礼部尚书冒辟疆,户部尚书沈祥,虽然没带家眷,但本人还是迁了过来,起居、办公全在凤阳。接替高弘图的工部尚书姜曰广也遵照朱慈焕的指示,举家搬来凤阳。

  为了吸引各大商帮,小商人、富户主动搬来凤阳经商,繁荣当地的工商业,方原提供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条件,但凡在凤阳耕种、经商的佃户、工商户以及其他医户等等,官府提供现成的耕地,商铺,一年之内免田赋,一年之内免商税,第二年商税收三成,第三年收五成,从第四年开始,才全额收取商税。

  如今的凤阳就和穿越前的霍尔果斯口岸一样,全国各地的商帮为了逃避部分商税,纷纷在凤阳开起了分堂,分流了部分业务在凤阳经办;至于那些做小本生意的商户、富户,在免费提供商铺,免税的诱惑下,也乐意举家搬来凤阳做买卖。

  何况凤阳还是临时都城所在,方原将来会不会迁都谁也不清楚。凤阳城的地皮,房价远远不如江南的苏州、松江等地,具有无限的上升空间,先占先得,自然是人潮如流。

  不到半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