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冶铁作坊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大多留着任用,除非是那种贪赃枉法占着位不做事的……

  楚国像这类官员还真有许多。

  原因是其内政机构十分复杂各势力和关系盘根错结,一个职位尤其是有油水的职位往往是几家势力争抢。

  但一职又无法分数家,于是只能分设多个副职由各势力均沾。

  结果就是机构极为庞杂,许多人只是挂闲职却没有做事。

  弁并非不做事的人,他恰恰是铁匠出身因炼铁技艺被楚王看中于是才身居铁官。

  有技艺在身又与楚王及楚国贵族无甚瓜葛,弁照想自己性命应是无忧甚至还会为秦国所用。

  因此他对秦军攻占寿春是持欢迎态度的,心下虽也害怕但亦有所期待。

  然而,正在他监工时突然听到沈兵要来察视当下就懵了。

  弁虽是不过问军政大事但沈兵的大名早已在楚国上下传开了。

  沈兵是何许人也?

  数次击败项燕智取汝阴最后又生擒楚王的秦国副将!

  如此英雄人物居然来铁器作坊察视?

  更重要的还是这沈兵据说还是工师出身,他莫不是知道冶铁之术?

  这要是让他寻出差错,那岂不是……

  一想到这弁心就一阵紧张,站在沈兵面前时两腿就情不自禁的阵阵发软。

  沈兵宽慰道:

  “无甚要事,我只是来此随意看看。”

  “你这冶铁作坊,一月可产铁几何?”

  弁拱手回答:

  “回副将,每月产量不一。”

  “上月产铁一千一百三十余斤。”

  沈兵“哦”了一声。

  才一千多斤,对于一个都城来说实在不多。

  不过这并不奇怪。

  这时代更普遍的用青铜,铁则因为冶炼技术不成熟更脆易折,所以只用作农具。

  且农具也只是部份用铁加固。

  比如铁犁、铁锄之类,其主体还是木制,只是在前端与土地直接接触的部份包覆上一层铁。

  再加上此时又不是农忙时,于是产量自然不高。

  沈兵往四周看了看,就问:

  “冶铁坊是……”

  弁赶忙往左侧走了一步,对一幢土房说道:

  “此处便是冶铁坊,副将请。”

  沈兵猜也是这幢。

  因为冶铁需要用火炼,到处都是高温的铁水,木房肯定不合适。

  进了门去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阵热浪,入眼就是十余个高炉,一群工人正在其间忙碌着。

  没得到通知的工人见身着秦军盔甲的沈兵一行人进来,不由放慢手中的动作,眼里尽是疑惑和惊恐。

  弁担心沈兵责怪赶忙上前催促,于是工人迟疑了下又再次忙碌起来,动作似乎还比之前麻利了许多。

  圆柱形高炉,皮囊人力鼓风,木炭为燃料。

  沈兵在高炉间转了一会儿,就问身边的欠:

  “大秦也是这般冶铁么?”

  欠回答:

  “禀副将,中原各国都是这般冶铁。”

  这似乎是意料之中。

  虽然中原各国也相互提防小心翼翼的不让自己的冶铁技术流到其它国家,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工匠或是百姓会千方百计通过学习甚至窃取技术而自我提高。

  时间一长,各国的冶铁技术就都差不太多了。

  如果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一些细节上的差异,比如青铜器铜与锡的配比,铁就是碳的含量多少等。

  这些很难统一,在这时代还在摸索中甚至就连炼了一辈子铁的老师傅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当然,沈兵不需要摸索。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