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1章地狱传说,迷宫世界_属性无限暴涨,我横压多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狱」这一概念,广泛存在于各种神话传说以及宗教信仰中,通常都被认为是人死后灵魂受苦或者轮回安息的地方。

  因而,在不同的神话和宗教体系里地狱的模样也不尽相同,同时也有不同的称呼。

  譬如古华夏。

  在古老的先秦时代,「地狱」被当时的古人们称之为「幽都」。

  东汉高诱为《淮南子》作注时曾写过:「阴气所聚,故曰幽都」。

  南宋蔡沉为《尚书》作注时也写过:「万象幽暗,故曰幽都」。

  《淮南子·天文训》曾言: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幽都门户所在位置,正是那不周山断折后日月星辰向西沦没之处。

  那里既然连太阳月亮万千群星都能吞没,古人自然认为,幽都(地狱)是一处绝对黑暗之所在。

  其内一切都应是黑色的。

  山是黑的,水是黑的。

  黑到彷若所有事与物都像是漆黑宣纸上用浓稠黑墨绘出的画。

  黑到纵然人们高举火把,上下左右也依然幽幽暗暗,分辨不出一切物体的轮廓、模样,以及物与物间的时空距离。

  在这样纯粹黑暗的世界,几乎寸步难行。

  可就在这方难以生存的世界里,也同样生活着诸如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等各种黑色物种。

  不过,幽都虽然物种繁多,可也并不安全。

  因为在其中还盘踞着一头名为「土伯」的牛身虎首,三目九尾,角尖爪利的庞然巨兽。

  此恶兽屠戮无算嗜血成狂,不管人、鬼还是兽,皆杀。

  若要破除此境黑暗,就唯有那能够操控昼夜的「衔烛之龙」出世,所以《天问》中才会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这句话。

  至于更详尽的细节,那就寥寥无多了。

  毕竟「幽都」只是上古先民们出于对死亡之恐惧以及对逝者的缅怀而创作出的神话传说,并不是后世那为了追求逻辑严谨而环环相扣的科幻玄幻故事作品。

  同时除了先秦「幽都」之说,后世道教中也有类似于「地狱」的概念。

  或者,用「阴间」这一职能上更偏重于轮回与安息的概念来称呼,显然更为恰当一些。

  这一道教原创「阴间」就是所谓的「九垒三十六地」。

  在这套「阴间系统」中。

  苍茫大地共为九层,每层称之为一垒,每一垒又分四层。

  共计四九三十六层,亦称三十六地。

  这三十六地,则分由三十六「土皇」所治理。

  不过此套理论仅出现于小部分道教典籍里,对当时古代的老百姓们影响有限。

  古代民间真正接受的是初见于东晋,同样由道教原创的「阴间」——泉曲之府,北都罗酆。

  即,酆都。

  在《道藏》中记载,酆都位于天地北端的最北之处,距离中土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