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06章 新春快乐6黄家夜宴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承从不认为自己天资卓越,这一点,从跟随饶老学史学文,就能看出来,自己学东西还是挺慢的,举一反三也不够,多的只是一份见识和奇思妙想而已。

  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商场奇才、目光精准什么的,虽然四叔和彤叔都认为他是,可他自己知道不是,占便宜的是脑海中多出的三段记忆!

  他更不认为自己是天生领导型企业家,这一点,无需证明,四叔和彤叔都看得很清楚。

  所以,这次去雅加达,带队的依然是李宁,郑家醇哥是副队,李承只是敲边鼓的。

  11日晚上七点,李承和泰勒,以及李宁、醇哥几人,先行抵达雅加达。

  前来机场迎接的是黄惠忠先生的儿子黄志生,很英俊的一位年轻人,笑容还带有一丝腼腆。

  李宁和他不熟,不过,醇官和这位熟悉的很,握手之后没急着介绍李承几人,而是伸手拍拍对方的胳膊,笑着闲聊了两句,“阿生,你这是毕业了?”

  黄志生的不是很好,能听懂,但表述有问题,吭吭哧哧的。

  醇官笑着摆摆手,“算了,你还是说英语吧,我们都能听懂。”

  黄家祖籍为闽南晋江池店的潘湖村,早在来爪哇的时间很早。

  早在黄惠忠的曾祖,生于1821年的黄兴祥,三十多岁时就来到中爪哇当搬运工。其后,黄兴祥的第五子黄集仁,携带老婆孩子远渡重洋来寻找父亲,最终,黄家在爪哇落户。

  黄集仁的儿子中,有一位非常优秀,那就是当代黄家的发家人,黄维源。

  黄维源研发生产了一种丁香香烟,由于丁香有缓解人体部分疼痛的神奇功效,不久便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这款被取名为“针记”的香烟,以及烟厂,就是黄家针记集团的雏形。

  销量好,烟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针记香烟销量居度国第二位,针记集团开始崛起。

  不过,1963年,针记烟厂一场大火,几乎将黄维源辛辛苦苦创办的卷烟厂焚烧殆尽,过度悲伤的黄维源,不久便离开人世。

  黄惠祥、黄惠忠兄弟,走上台面,重建家族产业。

  黄惠忠负责重建烟厂,黄惠祥前往新国、曼谷、侠州等地,四处借钱筹集资金。就是这一年,古道热肠的彤叔,借给黄惠祥一万侠州币,两家接下雪中送炭的交情。

  此后,黄家在两兄弟的操持下,一路爆发,八九十年代,成为度国的顶流家族。

  更为可贵的是,两兄弟因为患难与共,此后的合作中,都非常谦让,堪称兄友弟恭的表率,黄氏家族家风很好,日渐兴旺。

  黄志生是黄惠忠的长子,今年二十七岁,六月份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家族协助父亲管理针记烟草。

  路上,醇官为大家介绍着黄家的悠久历史,不乏一些吹捧之词。黄志生微笑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