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89章 两位大拿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本从来不缺附从者。

  李承所谓的“难题”,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

  在得知东进半导体确实有融资需求后,他拿出电话,直接拨给港理工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凯教授,委托他帮忙组建一支考察队伍。

  高凯副院长,港大物理系毕业,曾留学麻省理工,工程系博士。毕业后在麻省理工担任讲师、副教授多年,八十年代回港,担任草创阶段的港理工电子工程学院主任,前几年升任为副院长。

  别看高凯教授是工科男,事实上他在港大时,曾经辅修过饶老的亚洲文明史和英伦艺术,算是老爷子的学生。去年饶老八十寿,他来道贺,因而与李承结识,关系还不错。

  前些日子,李承曾经和他聊过有关“半导体”“芯片”之类的话题,得知李承有投资这方面的意向后,他极力怂恿,并表示可以在电子工程学院成立科研中心。

  在高凯的介绍中,香江的半导体产业,并非一穷二白。

  事实上,香江的半导体业起步于上个世纪60年代,比韩城和剑州更早。

  六七十年代,北美和东洋考虑半导体制造外移时,香江基本上是首选地域。airhild、摩托罗拉、和富士通等,纷纷赴港投资,彼时的产业环节主要为制造、封装、组装和测试。

  在进入八十年代之后,这些制造工厂,又纷纷关停。

  原因有二:其一是香江人工成本增加其二则是港府的一直推行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非常需要政府支持引领的产业,而港府强调所谓积极不干预,长期缺位对半导体产业与研发的长远规划和资金政策扶持,导致香江半导体产业的日渐式微,落后于同一时期亚洲其它三条小龙,最终湮灭于房地产和金融大潮中。

  很有意思的是,香江半导体产业近乎消失,但是香江的电子产品出口,却占据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二,而这出口额度中的百分之七十,目的地都是丝国大陆。

  也就是说,香江已经从六七十年代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八十年代转变为转出口的分销基地。

  从生产基地变为批发代理商

  殊为可惜!

  对于这种情况所带来的的危害,并非没有明眼人,高凯就是其中一个。

  回港十多年,他无数次呼吁港督府重视半导体产业。可是,香江未来大局已定,港督府已经无心规划港岛未来发展,企业界则更乐于赚快钱,偏偏半导体产业需要大量投入,回报难以预料。

  所以,当李承表示愿意投资半导体的核心技术集成电路卡即芯片开发时,年过五十的高凯副院长,立即成为他的附从者!

  在高凯的眼中,六七十年代电子产业的短暂辉煌,也不是什么都没留下来。最起码,香江几所高校的电子领域科研水平,位列亚洲前茅,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