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0章 产业园区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几天,李承真的躲进小楼成一统。

  自己做点饭菜,偶尔也会叫外卖,泰勒感觉闷的话,俩人戴上帽子下楼在社区里面转一圈。毕竟不是明星,不往人多的地方凑,基本上认不出来。

  日子过得要比红山半岛那边轻松自在。

  他是轻松了,饶老那边扛着很大压力。

  媒体有关小盂鼎的炒作,还在继续。两尊鼎抵港后,被安置在港大冯平山图书馆,供那帮老教授研究,也会定时向学生、市民和媒体开放。

  无论李承如何确信这两尊鼎的真实性,该有的重复鉴定,还是要做的。这几天,饶老呼朋引伴,招呼海内外一帮子老友,正在干二次鉴定的活。

  如同李承所猜测的那样,小盂鼎基本上无人提出疑议,因为毕竟有当初的铭文拓印存留,拿着一一对比,相对更好确定,但“且兰夜郎鼎”引发相当大的争议。

  首先,它究竟是不是鼎?

  参与讨论的百分之八十专家,认为这是“三足镬”,或者叫做“铜镬鼎”!

  镬是就是古时候煮肉的锅,曾侯乙墓曾经出土一尊高六十五公分的铜镬鼎。从下半部来看,两者确实有些近似,但是,曾侯乙墓的铜镬鼎没盖。

  可这尊器物有嵌盖,这又怎么解释?

  又有人认为,这是“青铜簋器”。

  部分青铜簋确实带盖,也有三足,但是,簋器通常都会配环耳,眼前这尊却是两尊立耳。

  这帮老头子,谁也不服谁,吵得不亦乐乎。

  其次,铭文“丁巳”,什么意思?

  内壁铭文“丁巳”两个字,很好认,几乎没有疑议。

  众所周知,“丁巳”是天干地支的纪年之一,顺序为第54个。

  那么,这里的“丁巳”是纪年吗?

  要是纪年的话,那就有意思了。

  中国的干支纪年法,正式确定于汉章帝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85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

  但是,这尊器物的铸造时间,大概在战国末期秦汉武帝,最迟不迟于汉武帝,因为在汉武帝时期,夜郎国彻底被灭。

  可是,汉武帝崩于公元前八十七年,干支纪年法还没影呢,在汉武帝时期,更多的是使用岁星纪年,即采用岁阳岁阴结合以纪年。

  如果真的是纪年,那意味着,中国的干支纪年法,向前推溯好几百年。

  很快又有人提出,这不是纪年,“丁巳”应该是当时部落首领的姓名。

  又出现新问题“丁巳”是谁?

  是且兰部落首领,还是夜郎国的国主?这帮老头子各个博览群书,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这位丁巳是何方大神。

  这很正常,即便中国历史数千年延绵不绝,也不可能记录下每一位小君主的信息。没有记录,他们又从何得知?

  因而,两尊器物摆在那里,相对而言,且兰夜郎鼎前面的专家教授更多。

  所以,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