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秋山到手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潘有司的手掌中,还捏着一枚黄褐色的方形币种。

  这是东瀛幕府时代有名的二分金。

  什么是二分金?

  那是东瀛江户时代安政天保時期的通用钱币,材质为金银混合,含金量为三成三,余者为白银,方形,长两厘米,宽一厘米,厚度只有零点一厘米,重量在三克左右。

  想要了解二分金,需清楚东瀛幕府时代的金币币值体系。

  位于幕府时代货币顶端的是“大判”,通常为十两,约165克,又称为“十两大判”,呈椭圆形,又称之为“东瀛大金币”。

  十两大判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丰臣秀吉1588年天正16年,命令后腾德乘铸造的天正大判。该币椭圆形,长约十五厘米,宽约十厘米,面额为十两,上有后腾的签名、印章以及桐花印记。因为足金铸造、设计精美、发行量很小、东瀛经济崛起等诸多因素影响,天正大判很受欧美收藏界欢迎。

  大判站在东瀛幕府货币顶端,本身并不是流通货币,而是一种礼品币和赏赐币。

  真正的流通顶级货币为“小判”。

  一两小判,型制与大判差不多,但大小有别,是东瀛古代的定位货币。

  在江户时代,大判与小判之间的比值为十比一,事实上因为礼品币的荣誉加成,十枚小判很难置换一枚大判。

  一两小判的币值依旧很高,并不符合市场运用,因此,又有二分金、一分金、二朱金、一朱金、五百文等相对较低的金币品种。

  在东瀛整个金币体系中,二分金因为币值较高、保值性强等因素,被当时很多官爵家族作为“存储金”,妥妥的硬通货。

  小潘有司手中的这枚二分金,发现位置在地藏岳与七郎山之间的山谷中,也就是第七块启示点石板附近。

  当时,这枚二分金被掩埋在山道旁边,地下二十公分处。小潘有司推测,应该是在运输幕府宝藏过程中掉落的。

  正因为这枚二分金的发现,小潘有司愈加急切的想要拿到剩下的几幅计曲线图。这不,负责监视拉夫特小院的人电话告知威尔斯来到,他立即带着秋山图匆匆赶过来。

  尽管有些不舍秋山图,可眼见着赤城山宝藏的信息越来越明晰,相比赤城山掩埋的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宝藏,这幅画又算什么?

  他现在有些疑惑的是,威尔斯既然知道宝藏为什么不去取而是找自己交换这幅画?

  夜色已深,他静静地坐在车厢中,手指搭在画匣上来回轻抚,眼神掩饰不住焦躁。

  坐在前排,为他充当司机的是弟子小园瑾究。

  小园瑾究透过后视镜看看师傅的面容,然后又落回那幅画匣上,喉结抖动,偷偷咽了口唾沫。那可是他和杉木拓也一帮人耗费一个多月精力,换回来的画作,现在,师傅竟然要拿去和别人交换?

  什么东西竟然值得师傅如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