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9章 赛琳心事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渔家洼到万惠小区,只有一公里多点路程。

  李承走走歇歇,花费一个多小时才到家。一路上,他时不时会坐在路旁的护道上,想想过往,整理记忆。

  回忆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爷爷李沛伟。

  朦胧的记忆起始于六七岁,那时,爷爷李沛伟就已经七十岁,黑瘦的身材有些佝偻,头发花白,身体并不好,似乎早年受过伤,每到秋冬季节总会咳嗽,而他最终也死于肺病。

  他是个很沉默的人,常年紧缩眉宇,似乎总在发愁,即便欢喜时,最常做的动作,就是摸着自己的头顶,很欣慰的样子。

  爷爷的身世,记忆中很少,只知道,他的父亲,确实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民建领袖,一生有三房夫人,可是,爷爷的母亲却只是李家大院中的一位丫鬟。

  故事很庸俗,无非是醉酒老爷与俏丫头的绯事,只是结局不太好,丫鬟的主人,也就是二太太,连陪房连姨太太的名份都没有为这位丫鬟挣得。

  高门大院,未婚生子的丫鬟及儿子,生活可想而知。

  所以,尽管在高门,可爷爷李沛伟的童年并不幸福,与李承脑海中的罗根,很相似。也因为这些,爷爷对梧州大陂李家,并无多少眷恋之情。

  当然,如果说一点没有,李承也不相信爷爷选择元朗大陂定居,是不是与梧州大陂的故乡名称有关系?这绝不是巧合。

  爷爷的身世搞清楚,同时又牵出几个疑问。

  自己的身世又是怎么回事?

  现在已经确定,自己不是李家人。

  1965年的冬天,爷爷将三岁的自己捡拾回来。据爷爷去世前的说法,当时自己在夜风中冻得像一只哈巴狗,蜷缩在大陂头径的一堆废纸垃圾中。

  当时,爷爷也曾经打探过附近是否有人家丢失孩子,一直没有回音,最终,他选择自己抚养。按照爷爷的推测,自己可能是被“拐子人贩子”从其他地方带到大陂,然后不知为何,又将自己遗失。

  至于身世信物之类的,什么都没有,连出生日期,都是爷爷按照捡拾自己的那天瞎说的。

  身世,看来是彻底没查明白的指望。

  另一个疑惑,那就是爷爷从哪儿学来如此精妙的制瓷手艺?

  当时自己还不太明白,现在回想,爷爷的制瓷工艺,与传统工匠区别很大。

  传统工匠讲究“行活”,也就是量产的优秀率,而爷爷更讲究“私活”,也就是“单件定制”,讲究单件瓷器做的精美绝伦。这两者走的就不是一条路。

  其实,李承确切的怀疑爷爷就是一名瓷器作伪高手!

  私活手艺的传承,那是手把手教会的,其中涉及许多“绝技”,譬如仿制釉料的勾兑,泥坯泥料的配比,瓜皮做旧的手法、小窑口的火候控制等等。

  这是传统的“师门传艺”,那么,爷爷的师门又是什么?爷爷为什么退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