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5章 险遇车祸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死孩子!怎么胆子这么大?”听着越洋电话又一次的不在服务区的自动回复后,马朱明老爷子恼怒地将画筒狠狠地撂在电话机上。

  就在刚才,他无意中看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报的新闻快讯,其中一条,让他震惊莫名。

  尽管电视画面一闪而过,可是,自家孙子所仿制的秋山图,他还是一眼认出!

  其实,北美电视台对这类诈骗新闻并不关注,不过,这起案件因为与纽约机场偷天换日大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才得以播报。

  马文涛此时在国内,根本就没有信号直通,马朱明老爷子哪有可能打通?

  老爷子关心爱孙,走了两圈后,再度拿起电话,原本想给港岛马家打电话,寻思再三,还是拨通李承的电话。

  芝城中午时分,港岛深夜两点,李承被烦人的电话吵醒,张口想要骂上一句,结果话筒中传来马朱明略显焦急的声音,只得将火气咽下。

  “马老,您别着急,阿里汉去国内啦。他走访瓷都景德镇,想要为工坊招聘几位老师傅,您不用担心。”李承佯作不知,耐心的和老爷子解释马文涛的行踪。

  “哦,这样啊。”听说孙子没事,马老情绪平和许多,又问道,“你能联系上他吗?如果联系上,让他赶紧回芝城一趟,家中发生点事情,需要他出面处理。”

  李承不说,马朱明老爷子也装糊涂。

  俩人倒是聊了几句,李承简单说到自己过些天回北美,马朱明老爷子邀请他前往芝城做客,随即撂下电话。

  被马老这么一打扰,李承没了睡意,索性起床,将未完成的文章摊开。

  一篇三五千字的文章对于李承而言并不难,可这是他第一次涉足严肃理论体系的课题,为了让“老师”的观点更准确,他最近几天走访不少学校和家长,听取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期望不管怎么说,教育改革是要满足家庭需要的。

  调查发现,所谓的快乐教育并不符合多数家庭的实际需求家长们更希望校方对孩子的约束更严格,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也就是说,这些家长和校方,不排斥快乐教育,但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知识教育必须严抓不懈。

  肚中有货,下笔有神。

  天光见亮时,洋洋洒洒五千字的文章出炉,将稿纸整理好,十多页白笺装进透明文件袋。李承伸了个懒腰,一夜没睡,但未感疲劳,心中还是蛮满意自己的成果。

  索性不在睡觉,他从书房中拿出一本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

  这是饶老的藏书,道光二十八年木兰阁刻印。

  这本书的作者为张廷济,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字顺安,号叔未,工诗词,风格朴质,善用典故,精金石考据之学,尤擅长文物鉴赏,一碑一器都能辨其真伪,别其源流。

  清仪阁是他的藏品楼,清仪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