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8章 关于未来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读者135xxxx估计是您手机号给我留言,说韩式茶道发展一直未曾衰败且自有发展,并举例韩式茶道学院,大学中设有茶道课程诸如此类。感谢你的关注和参与!

  我想说的是年代,韩式茶道的重新发展归功于郑允文大师,此人为陆羽茶经研究会的会长、茶人联合会理事长。1997年,经他倡议并发起韩式茶道复兴运动,又有金泳三金大中两届总统支持,韩式茶道最终走入大学,并创办茶道大学院,随即掀起风潮。

  但这是在本故事发生年代1996年之后的事情,且有个不争的事实韩式茶道在年轻群体中并不受欢迎。

  并非与您辩驳,只做探讨,您可以视之为妄言,再次感谢您的关注!

  ………………

  “你打算成立陶瓷工艺研究中心?我们的资历,是不是还浅了些?”李承抛出的话题,让西蒙有些兴趣,但依旧有很大疑惑。

  就在刚才,李承抛出他所整理的解决红叶陶瓷管理混乱的方案。

  他并没有着手于现有状况,而是给这些闲的淡疼的技术员们重新设立目标成立陶瓷工艺研究中心,鼓励开发和研究新的釉色和制瓷工艺,以此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当一种新的、更高级的釉料出现,一种层次感更鲜明、更科学的制瓷工艺出现,双方的技术员工,还会纠结于所谓的原有釉料配方保密性?

  李承摇摇头,“即便资历浅,我们也要迈出这一步。”

  “只有陶瓷生产有精确的制作标准,制作技艺才不会失传。不同技术之间的交流能够带来制作水平的提高,闭门造车只会带来固步自封。”

  “欧美从三十年代,就使用光谱显微镜分析釉色,而亚洲呢?你欧麦韩瓷现在依旧在使用经验来调制釉料吧?欧美陶瓷工坊,在八十年代末就引入电脑数据库进行瓷土的元素分析,亚洲呢?现在依旧使用所谓的瓷土配方进行混合。”

  “这两者的效果,能一样吗?”

  李承竖起一根手指,晃动两下,“就我所知,德国梅森瓷器,就我们常规意义上的白瓷,他们的数据库中,就有一千两百多种釉色搭配方案,每一种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观感。而我们呢?有十种配色吗?”

  这条信息其实是不准确的,它来自于罗根的记忆,是2010年梅森瓷器对外披露的信息,但不妨碍李承拿出来,“震慑”一下西蒙。

  “西蒙,我们算是新一代制瓷工匠,在接受传统尊重传统的同时,还需要放弃部分传统所带来的狭隘。只有这样,亚洲瓷器才有可能重塑辉煌,才有希望。”

  亚洲瓷器,之所以在近百年时间内,被欧美瓷器远远甩开,根子就在于他们固守传统,没有引进新的工业化和科技性的技术,更没有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并融合别人的长处,以促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