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9章 子龙圆鼎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藤淳一其实很不愿意见李承。

  可架不住他身边有人想要认识这位来自港岛的年轻华裔。

  主动招呼李承的这位先生,是他也不愿得罪的角色神户市立博物馆的捐助人之一,筱山町商贸协会的副会长,前兵库县议员。

  “威尔斯,又有收获?”李承盛装有葫芦笔筒的木匣递给吴伟时,内藤淳一的眼睛瞄了瞄盒子,旋即看向李承笑着点头。

  又朝刚才说话的那位伸手示意,“这位是千石唯司先生,千石贸易株式会社社长。”

  “千石先生,幸会!”李承接过对方伸来的手掌,晃晃,微笑点头。

  “我每年都要去一趟啦,李生祖籍哪里的啦?”没看出来,这位穿着西服的瘦瘦的东瀛人,说得一口流利的粤语,还懂得谈话习惯。

  “祖籍应该是羊城附近,只不过我出生在港岛,一直也没机会回去。”松开手,李承很礼貌的回复刚才他的招呼,“千石先生刚才说有事?不知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

  “刚才听李生一番话,让我等受益匪浅,真真是年轻俊杰啊……”

  李承站在一旁微笑,等候这家伙哔哔罗罗地夸奖自己两分钟。

  对反也意识到自己的废话太多,忽然放低腔调,“李生,对高古青铜器,熟悉吗?”

  他手中有高古青铜器?这就是他的问题?

  金石学是一门专业知识非常强的学科,对基础知识要求非常高,每一所大学文博类专业基本上都会开设这一课程,学的人多,并不意味着懂得人多。

  这门鉴定,非常吃功夫,也就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和研究,因此,青铜器鉴定高水平的,基本上全是白发苍苍的老者。

  问一位年轻人,懂不懂青铜器?要么是真不懂行,要么是对问话对象信心很足。

  李承立即警惕起来,眉头微皱,“略懂。怎么,千石先生手中有高古青铜器?”

  为什么警惕?

  东瀛是高古青铜器第一收藏国,同时,也是高古青铜器赝品的重灾区!

  因为文化上同宗同源,中华金石学在东瀛同样有着众多的拥趸,不仅学术机构、博物馆喜欢收藏高古青铜器,还有数指不尽的私人藏家。

  清末民初乃至二战结束这六七十年,东瀛人曾大肆搜罗中华文物,其中,青铜器被列为重点类别,在侵华战争期间,甚至有专门的小组搜罗这些高古青铜器。

  因此,在当时,一大批技艺精湛的作伪者,或为保护珍品,或为赚取暴利,或为国仇家恨,开始青铜器伪造,致使大量赝品高古青铜器流入东瀛。

  只见千石唯司哈哈一笑,有些得意,“前些天,从中山家后人那里,匀来一只鼎器,这不,碰见内藤先生,就想请他……还有大家帮忙鉴定一二。如果李生有空的话……还请帮我掌掌眼。”

  鼎?李承一惊,连忙问道,“镬鼎?升鼎?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