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6章 东来尾声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继续滚动,未见题跋,开题“石鼓歌”三字遒劲,彼此勾连,单独成列。

  下方朱红钤印,隶书“佞宋主人”。

  这一字号,看来又很陌生,李承回想片刻,才想起佞宋主人究竟是谁?

  其实也是名人一枚。

  黄丕烈,字绍武,号荛圃、荛夫,又号复翁,吴县人,清代乾咸年间四大藏书家之一、目录学家、校勘家。此人一生收藏书画无数,仅收藏室就有超过十处,斋号、藏书楼号更是数不胜数,像什么荛圃、绍圃、复翁、佞宋主人、秋清居士、知非子、抱守主人、求古居士、宋廛一翁、陶陶轩主人、学山海居主人、秋清逸叟、半恕道人、黄氏仲子、民山山民、龟巢老人、复见心翁、长梧子、书魔、独树逸翁……

  绝对超过五十个!

  字号之多,我大清第一人!

  所以,单独一个“佞宋主人”,李承一时没想起来。

  黄丕烈的鉴赏印,也是一大保障此人在鉴定方面很有成就。

  明中期的张丑,清中期的黄丕烈,两枚钤印已经表明,这件手稿始终在民间流传,并未进入皇宫。

  继续向左滚动。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李承的心,放下一大半!

  他虽然不工书法,可鉴赏水平是一等一的。

  这幅法帖,行草书骨力劲健,真力圆满,行笔潇洒自然,起笔入势如云,层层堆积运笔破势如浪,滔滔而来转笔勾连纵横,不绝于纸。

  精气神,绝对的大家之作!

  李承一边欣赏,一边啧啧称叹,左手推,右手收长卷,矮几根本放不下。

  第六列,看到“从臣才艺咸第一”,李承的眉头皱了皱。

  非赝,而是出现破损。

  应该是折叠后沾黏在一起,后人打开时不小心将硬币大小的纸张扯破。不过,修补的还算不错,撕下来的一小块,已经被重新粘合在原来部位,又有人在这一部位填上一枚鉴赏印“洛河斋”,朱红色的印泥很鲜艳,新印。

  洛河斋这名称,李承真心没听说过。

  旁边的高田时雄注意到李承的停顿,主动解释道:“我得到这幅法帖时,已经软塌塌沾黏在一起,这是我的错。”

  有点可惜,只不过瑕不掩瑜,若没有高田的及时出手,只怕整张法帖都已经毁了。至于洛河斋的鉴赏印,不用说,一定是高田时雄的斋号。

  李承抬头笑笑,没说话,只是有点好奇,高田时雄还研究周易?

  洛河、河洛,可是阴阳学中最为有名的词汇,以这两字为斋号,肯定对周易有研究。

  这里算是一处小瑕疵,难怪高田时雄说“八品”而非全品。

  继续往后。

  在“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两句之间的空隙,又发现一枚隐隐约约的钤印,“方壶”。

  李承的心,彻底放下来。

  这枚钤印弥足珍贵。

  方壶,元末道士画家方从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