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0章 考古现场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璧,带圆孔、扁平状、人工雕琢的圆形玉块,“六瑞”之一。

  没错,李承看到的正是一枚玉璧。

  一枚橙黄色的玉璧,安静的躺在一小堆玉器山脚下。

  这一堆玉器,九成九都是岫玉、俄玉或者不知名的地方玉雕琢后做旧的。

  偏偏混杂着一枚真品,虽然有些色泽发挥,但那是真正的历史沉淀,天然沁啊,而且沁色很均匀。

  说明它曾经很完整的埋在土壤中很长时间,才有如此均匀的沁色,然后被人挖出来,足足盘几十年上百年,换了几代人,才将土沁中的杂质盘得如此干净。

  正因为这种橙色的色泽,让它看起来怪怪的,不像天然的和田黄玉,更像一枚填色玉。

  也许,这就是它被放在一堆赝品次品中间的原因吧。

  将明珠和一堆鱼目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碍眼,李承直接将它拿在手中,几根手指揉揉。

  这枚玉璧的直径大约三公分,差不多铜钱大小,很温润,表层稍稍有点涩,那是存放太久灰垢所致。和田白玉质,透铁沁土壤中的铁元素或者被墓葬中铁锈渗透的土壤包裹,所以呈橙色,玉璧表面为涡纹。

  涡纹来自于古时候人们对水的崇拜,仿照河面上旋涡所刻录的纹样,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秦汉,西汉后期,逐渐消失。所以,这件玉璧,年代不低于西汉前期,毫无疑问,与那件战国双环一样,都来自南越王墓。

  摊主看起来像个老农民,可转动速度很快的浑浊眼珠子,还是出卖了他。

  “怎么卖?”李承捏着玉璧,朝看摊的“老农”晃晃,可看到对方的眼神,他又加了一句,“别和我玩花活!这一带我常来,不过是看着玉璧颜色有点怪,图个新鲜。”

  他没时间和摊主讨价还价,因此用这种略带“恐吓”的方式,让对方摸不透,这也是卖古董文玩常用的方法之一。

  那老农般的摊主一愣,瞅瞅李承,不太像游客,还真被唬住,误以为是对面博物馆的年轻工作人员呢,没敢要高价,陪着笑脸,“哪能呢,这东西我二十收来的,您给加点就成,我老于做生意,最实在。”

  李承的手指在玉器堆中拨拉两下,没有其他发现,便从包中拿出五十,放在玉器堆上,转身就走。

  还没等他过马路,身后那几位摊主便开始议论,“老于,你可能走宝了!”

  “应该不会啊,那枚褐玉我找人看过,说是黄龙……”

  额,李承明白为什么这么珍贵的东西,会混杂在劣质玉器一起了。

  黄龙玉是最近被发现的一种地方玉种,出产于滇省保山,主色调为黄、红两色,自己手中这块橙黄色玉璧,从色泽、油润度上来看,确实与黄龙玉非常相似。

  作为新发现的玉种,黄龙玉价格非常低廉,经常被人用来作伪冒充和田玉。

  黄龙玉未来的升值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