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1章 杜家藏品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噗嗤一笑,这老爷子,挺有意思的。

  事实证明,杜老确实不适合玩收藏,那件宋代磨喝乐,真是他撞大运撞上的。

  多宝阁上一共四十三件各色杂物,其中就有二十一件是当代仿制,或者说工艺品简单做旧处理,一点收藏价值都没有,可以当工艺品处理。

  另有十四件是三四十年代的老仿,其中包括那几把紫砂茶壶竟然一把都不真!当然,这些老仿还是有些价值的,李承指出赝品特征后,顺带着帮他标好价以便处理。

  剩余八件中,还有三件是醴陵窑口出产的小型书房用瓷:笔洗、笔架山、墨盒。

  保存最好、最有价值的是一件清代光绪三十四年出产的釉下五彩牡丹纹笔洗。

  醴陵窑口号称传承两千年,事实上他们一直作为民窑存在,史书上岌岌无名,这一情况直到清代末年才得以改观。

  醴陵瓷器能扬名立万,得感谢一人襄南实业家、正治家熊希龄。

  光绪三十年1904年,熊希龄后担任北洋总理醴陵举人文俊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和国考察,回来之后,两人联名上书张之洞,提出了“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得到了张之洞的大力支持。

  当年,襄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次年,襄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文俊铎任学堂监督。公司聘请和国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当时和国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襄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襄南瓷业制造公司开始采用“三烧制”方法,烧制第一炉窑器,也就是令醴陵窑口名动一时的“釉下五彩”瓷,出世!

  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釉层下五彩缤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浦一出世,就获得业内赞许。

  熊希龄和文俊铎雄心勃勃,想要通过张之洞的关系,将醴陵窑新瓷上呈给光绪皇帝,以期拿到“官窑”身份,于是又精工细作烧制出第一窑“光绪戊申年制”款瓷器俗称贡款,一共三百四十六件。

  襄南瓷业制造公司先行安排人将这批瓷器送往京师,又担心品类不足,遂即又烧制第二窑“光绪戊申年制”釉下五彩瓷,一共五百四十九件。

  天不假时。

  光绪皇帝并没有看到醴陵窑瓷器,于光绪三十四年驾崩,随后,慈溪太后殂,朝廷自然没有心思讨论什么贡瓷。

  宣统继位,原本他们还有机会的,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一年张之洞去世。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官窑梦,破灭。第五不过,醴陵窑最终还是过了一把官窑的瘾

  虽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