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6章 中海相机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内精密仪器生产一直为世人诟病,但当时的“中海制造”绝对是一抹亮色,最典型的代表是海派钟表、相机。正如李承眼前的这款,绝对珍品!

  中海照相机二厂生产的!

  1969年中海照相机二厂,集工厂无数个顶级工匠、技术专家,经过对莱卡3等原机的拆解、调式、研究等,历经一年多时间,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制图,用“土法上马”的绣花针的绝技,用丝国工匠独有技艺和精巧双手,以手工机器的办法精心雕琢而成,并将试制的相机定名为20。

  二零出产后,一机三镜的造价超过二千元,正式产品曾在侠州摄影器材展览会、轻工产品展览会多次露面,当时一机三镜市场标价三千多港元。

  由于成本高昂当时莱卡3原机仅售价六百二十马克,不具有市场竞争力,而国内市场需求更窄最初计划拿新华社、广播电台,各大驻外媒体的单子,可被剑阁相机厂的大来相机抢走,两个版本,一共只生产两百一十四台,便遗憾关线。

  20,虽然是仿制品,可绝对是当时世界相机行当中的凤毛麟角,性能指标要超过莱卡3。其独特的“胶卷成像在适当光源下可以进行放大及用灯欣赏、近距离摄影有毛玻璃对焦”等技术特点,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在后世全球相机收藏界,它被称之为“无假冒可能的最顶级藏品之一”!

  今天竟然能遇到一台,李承焉能放过?

  他立即指着相机招呼,“哎,老板,那相机……就那个二零,拿我看看!”

  亭主丁宝定,早就注意到李承与泰勒俩人在自家亭子前晃悠。不关注不行啊,实在是那女孩太扎眼,横扫中海老街的绝美存在。

  见这男孩一开口就是自家的“镇亭之宝”,丁宝定咧咧嘴,还真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识货!

  他笑着将相机取过来,轻放在亭台上,忍不住叮嘱一声,“小心点,很贵重的。”

  不用说李承也会小心的,他抬头笑笑亭子为了防水,地基较高,“有手套么?借用一下。”

  是真行家!丁宝定从柜台下取出一副白手套,放在面前,笑笑。

  李承戴好手套,单手将相机拿住,先看看后门装胶卷的后背盖,是中形内嵌盖,是红旗20二型机。

  “不是一型的啊。”语气有些失望。

  丁宝定翻翻白眼,“小老弟,一型只生产十台,每一件都是国宝好不好。就这二型,市场上也极其罕见,我这台还是以前在相机厂当副厂长的三叔家中收藏的,他委托我卖的呢。”

  “一型不止十台,是十四台。”李承轻声嘀咕一句,丁宝定一愣。

  合着这小伙子不仅懂行,对红旗20的生产过程还非常了解啊。

  市场传言,20一型相机只生产十台,事实上不是。

  从1967年下半年试研制,当时手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