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2章 备手合作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出中海博大厦,李承回头看看这座天圆地方的建筑,忍不住呵呵一笑。

  结果,算得上皆大欢喜吧。

  一道出门的张苏陵,却错误理解李承的心思,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李老弟,现在国内博物馆处境都不太妙,国家还是没钱呐。”

  李承笑笑,没纠正他的话,反问道,“两位什么时间回津门?我大概在月底或者十一月初前往京师,很可能走一趟津门,到时候还希望张哥带我认认津门古玩圈呢。”

  “好啊!有朋自远方来,倒履相迎!”张苏陵拍着手掌,笑道,“我和阿梅昨晚商量来着,老弟你的建议不无道理,我的海鲜馆,还是站稳脚跟为上。”

  告别之后,李承并没有直接回厂,而是吩咐吴伟,直接拐上城隍庙中海老街他想和丁宝定再聊聊,看看能不能通过他拿下中海相机厂的部分存货。

  途中,他又与深城的吴卫忠通了次电话,将自己与中海博达成置换五十万夕羡艺术品交易的事情,简单说了说,让他这两天安排人北上中海,入库挑选物件。

  抵达中海老街春风得意楼时,丁宝定已经站在九曲回廊前招手,“李先生,这!”

  春风得意楼有着“海上第一茶楼”的美称,始于光绪六年,江浙商人余敏所建。地理位置绝佳,萃秀堂南侧,面临九曲桥,与湖心亭相望。楼前红漆木柱上有一副赭底金字的楹联:“上可坐下可坐坐足,你也闲我也闲闲来。”登楼凭栏环顾,豫园风光、邑庙市景历历在目。

  当年的得意楼,一楼为灶房、点心制作室以及行脚商人喝茶处。

  二楼曾辟象棋专座,各路棋手前往对奕、切磋,棋王谢侠逊常去献艺。50年代初,此处曾作为中海象棋队的表演场所,胡荣华少年时在这里战胜高手陈昌荣。

  三楼设鸟市茶座,百鸟和鸣,争奇斗艳,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茶楼还提供水斗和笤帚,免费冲洗鸟笼。1948年5月,在此举行黄鸟竞赛会,千余只黄鸟上阵厮杀,场面蔚为壮观。

  吴稚晖、黄金荣、黄楚九、杜月笙等当时无数风流人士,曾经在这里逗留会客。清末有竹枝词云:“春风得意说书楼,弦索铮铮意悠悠。茶叙清晨更热闹,喧哗不绝笑声留。”

  能看出来,丁宝定是这里的常客,与茶人点头微笑,很是熟稔。

  “李先生,喝点什么?”

  李承笑着摆摆手。海式茶楼在清末到建国前这段时间非常兴盛,最多时有名号的海式茶楼多达六百家,最早一批海式茶楼老板,多为广府商人,因此,海式茶文化受岳地茶文化影响很大。

  丁宝定招来茶人,随口要了一壶老白寿眉功夫泡,又点了几件时蔬果点。

  “丁老板,昨天你提及的合作,我很感兴趣,但很抱歉,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详谈,这会你可以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