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4章 事情有变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道于盲说的就是李承,这两人将脑袋摇的跟拨楞鼓似的,随意他怎么处置。

  摆摆手,让两人回房间休息。

  反正睡不着,李承独自拿着酒店毛巾,煮了点温水,坐在沙发上,将眼前的三十三件各色文物,一一擦拭干净。

  玉器多为秦汉制式,汉八刀工艺,雄浑博大,自然豪放,水砣雕琢出来的线条,矫健、粗野,锋芒有力,又以手中的这件玉蝉最有代表性。

  “汉八刀”的名称处于何处,已无从考证,有两点需要指证明确:

  其一,“汉八刀”并非“八刀雕刻一件物品”的意思,“八”为虚数,类似于“一而再再而三”中的“三”其二,“八刀”之名与其代表工艺玉蝉背部的“八分相背法”刻工,有很大关系。

  清中晚期,江阴人陈性字原心在玉纪一书中提到一条“汉八刀”名称来源,值得参考,“含殓之器,谓之琀玉,其琀背刀,工砺劲,不知者音讹汉八刀”。

  当然,这只是陈性的猜测,未曾证实,不过听起来挺有道理。

  玉器多有沁色,黑色沁最多,部分带黑漆古的光泽其次为血沁,血沁并不是玉器浸泡在血液中所形成的的,而是受土中酸性物质影响并融入铁元素所成沁色再次为灰沁,灰沁有沁色名头事实上并非沁色,而是土中灰尘对玉质内部的渗透,是最直接的物理融合。

  李承最看重的那件玉珍圭,“制”字刻文是其一,另一点就是这件珍圭是四色沁。

  在尖端部位,约有两块铜钱大小的灰黑色沁瘢,黑漆古并逐渐向四周淡入,底部圆孔处为大面积血沁,珍圭左侧面是灰沁,而玉质本身为暗红,如果算上玉器中夹杂的白色晶质体,甚至可以说是五色玉。

  丝国传统文化中,天分五行,玉有五色,五色合一的玉为至宝,多存于江湖传言中。

  眼前这件玉圭,虽然算不上正五色玉,但凑凑也能说得过去,所以,它即便是没有“制”字刻文,也是一块极其珍贵的古玉。

  李承摩梭着这块古玉,舍不得放下,这东西可遇不可求。

  只是……唉!自己给自己找事!

  至于簋、豆、爵,保存的还算不错,绿瘢痕很均匀。

  簋为圆簋,敞口、束颈、鼓腹、双耳、夔龙双柄、鹿蹄三足,内圆外方,标准秦簋制式。

  豆的造型类似于高足盘,上部为浅盘,盘身为夔纹,下部为圈足,足部为云纹,两侧短柄,可惜为残器,未见豆盖。

  爵为三足青铜酒器,属贵族阶层使用,在结盟、会盟、出师、凯旋、庆功、宴会时,贵族阶层就用这类酒具饮酒。

  爵和角形状近似,只是爵多了“流”和“柱”。

  当然,两者所代表的身份完全不同,礼记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也就是说,贵族才能用爵,而普通人只能用角。

  按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