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0章 坟前捡宝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朋济明来得比李承料想的要快,今天下午抵达中海,周典开车回中海,将他接到泰州。

  没车很不方便,李承便琢磨着去付家公墓瞅瞅。

  吴伟找了辆面的,五十块钱包半天,司机送到将两人送到昌旗岭公墓。

  墓地上,付大彪不在,但这人办事挺靠谱的,李承抵达时,十来位壮汉正在用青石、砖块加固付家公墓的墓基和墓外墙,还有两位石匠在一块大理石墓碑刻字,旁边还有人和水泥。

  石匠工头瞅瞅李承和吴伟两人,看装束不像等闲人,猜到点来头,没阻拦两人旁观。李承瞅了会,没啥意思,便带着吴伟在这片墓园四处逛逛。

  昌旗岭是姜堰最大的公共墓地,山坡上一片片的全是坟丘。土葬太费地,这可能是泰州最后一批土葬公墓,过几年火葬制度就会推行,再想大修墓园,就会难上很多倍。

  墓碑上的姓名显示,姜堰一带付氏并不算多,钱氏所才是真正的大族,这一片坟墓中,至少有五分之一是钱氏先人。吴越王钱氏后人的繁殖能力,果然很猛啊。

  李承记得钱氏家族在新世纪十年中做过一次宗亲普查,有谱可寻的钱缪后人,足有两百多万,名家名人辈出,被誉为“丝国第一家族”。

  李承面前的这一座公墓,坟丘很大,墓碑上刻着“钱家洼钱氏之公墓”。立碑日期有两个,第一个是壬寅年丙午月丙子日,也就是1962年农历五月初六重修墓碑日期是壬戌年甲辰月戊辰日,为1982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

  这抔墓应该是三年自然灾害时,钱家洼的钱氏掩埋墓,八十年代初钱家洼的后人重修过一次。

  三年……看着墓碑上密密麻麻的人名,李承叹了口气。

  不过,这些钱氏先人要比付家人稍微幸运一些,至少他们还能留下姓名让后人缅怀纪念,重修坟茔,冥钱香灰也有个去处,不像付氏公墓,黑碑一块。

  这只墓碑也有些年头没有修缮,墓基坍塌了一小片,塌下来的黄土,掩埋着一只香炉。

  吴伟伸脚踢踢,不一会,一只灰扑扑的三足香炉装满泥土露出全貌。

  李承还在感慨三年……呢,吴伟踢着这只香炉过来,“李少,这是不是古董?”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古董!李承翻翻白眼,正准备调侃他一句呢,目光从这只香炉上扫过,突兀的愣了愣,又抬头看看吴伟,我去!这家伙什么运气?

  把吴伟看得一愣神,挠挠头,不会吧!

  这只香炉本色为酱紫,可能风吹日晒时间过长,让炉身带有黄白的土色。

  扁圆腹,三矮足,双耳外翻,唇口,形制稳重古雅,还真的是古董!是典型的明清家庙、祠堂中的贡香炉!

  “找根竹棍来,把里面的土给清干净。”李承蹲身查看,同时吩咐吴伟。

  将香炉扶正,手指在香炉双耳以及檐口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