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8章 难以置信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者赵朴树,泉城集邮协会的会长,同时还是泉城收藏家协会成员。

  东西没什么可挑剔的,四方联带齿孔边,无折无痕无缺无瘢,品相完美。赵朴树拿着放大镜瞅了眼后便爱不释手,只是,价格给的不高。

  看在王建华的面儿上,李承最终同意他的报价五万五成交。

  赵朴树清楚行情,这绝对是面子价!很利索的从大提包中数出一沓现金,堆在两人间的茶桌上。

  用镊子将四方联夹住,放入塑封袋中,又夹在带来的邮册中。

  交易完成,赵朴树没有立即离开,拉着李承聊起这些年的集邮经历,很健谈的一位前辈。

  据赵先生自己说,他从十来岁开始喜欢集邮,算是第一批集邮者,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去大院门房处,偷撕别人家信件上的邮票,为此,没少挨骂,可依旧乐此不疲。

  等他初中毕业,开始有工分并拥有可支配的工资后,开始购买新票,那时没什么钱,只能一枚枚的购买,现在想想,懊悔死了双联票、四方联的价格要比单枚高出太多。

  最多的时候,他拥有十六本自制邮册的各种邮票,后来因历史原因,全被没收,八十年代初,他的邮册被退回六本,剩余的全部遗失。说到这,他不胜唏嘘。

  老邮册重回手中,他又捡起集邮的兴趣,再度扑上这一心爱的行业。

  可能因为年龄的缘故,他不再是当初的那种“只收不放”闷头收集,变得更喜欢交流,经常也会放几张邮票出去,一来二去,他发现这行当的收入,不比正式工资低。

  而这种交流,带来的不仅是资金上的宽裕,更使得他成为泉城邮票市场的名人。八十年代末,泉城集邮协会成立,他被公推为会长,一干就是八年。

  四十年矢志不渝,赵朴树的精神很让李承钦佩。

  懒得看王建华在赵舒面前的殷勤模样,李承一边和赵朴树聊天,一边翻看着老先生带来的一本厚厚的邮册。不得不夸一句,赵朴树的这本邮册中,还是有些看点。

  最老的一套为1955年邮电部发行的邮票,全套18枚,品相不错,印制相当精美。

  最值钱的却是一张八分的单枚信销票,号称新丝国十大珍邮之一。

  “这是我年,帮朋友家偶然间得到的。我的宝贝之一!”见李承关注到这枚信销票,赵朴树老先生顿时来了精神,捋捋衣袖,开始介绍他的“捡漏”经历。

  有人说,每一件宝贝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份运气。这话真心没错,赵朴树不过是出于好心帮人搬家,就能有这样的收获,绝对是运气。

  三年前的1993年,一枚中品相的信销票,就能拍出三万元的价格,更何况这枚带有完整信封、邮戳,且接近完美品的实寄封,李承对它的市场估价在十二万到十五万之间。

  确实是一件令人羡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