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6章 金装定器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惊诧与狂喜之后,李承的手变得温柔谨慎起来。

  金装定器!顶级博物馆也难寻的好货色!国宝级文物!

  毛巾沾着溶液,一点点擦拭清理仍旧粘连在瓷壁上的漆垢,再用清水过一遍,然后包上大毛巾,仔细的擦干。

  将卫生间收拾干净,气味很冲,没关系,排风扇一直在呼啦啦的响着,不一会就能排干净,不耽误晚上洗澡睡觉。

  回到房间,将所有灯全部打开,又拿出放大镜、激光手电、皮尺,开始精确鉴定和测量这件金装定器。

  灯光下,这件瓷器的釉色为白底泛青。

  李承眉心皱了皱,这颜色,有些奇怪。

  “金装定器”出自宋代林禹的吴越备史:“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九月十一日,王吴越国王钱俶进朝谢于崇敬殿,复上金装定器二千事……”

  意思是说吴越国国王钱俶,于太平兴国五年向大宋朝廷进贡“金装定器2000件”。

  吴越王钱俶,有关此人的介绍,前文已经很详细,载简略回顾。

  此人为吴越国最后一位国王,尽管他对北宋王朝非常恭顺,也不断对强大的北宋称臣纳贡,但偏安的小国无法抵御强盛的大宋王朝,最终献土称臣,吴越为北宋王朝吞并。

  文博界对“金装定器”的标准定义为:宋代定窑白瓷有镶金口、银口或铜口的装饰方法,史称“金装定器”,又称“芒口金装”、“镶口”。金,包括金、银、铜等贵金属,而非特指黄金。

  注意这个定义的关键词之一“定窑白瓷”!

  可眼前的这方小碗,白底泛青,属于青瓷范畴,其釉色和瓷胎,更接近越窑青瓷。

  这又是怎么回事?

  暂且放下这一谜团,李承拿过皮尺,仔细测量这只小碗。

  这只小碗,重量为九十三克,碗口直径为1132公分,高度为54公分,接近常规的碗型黄金比高度为碗口直径的一半,底部内径为32公分,圈足厚度08公分,整体造型端正典雅。

  测量完毕,再拿放大镜查看“金装”和“底款”。

  碗口部位金装,为嵌扣式铜口,也就是超薄铜片倒扣在碗口边缘,两侧折弯,扣在碗口内侧,边缘贴合的非常紧密,碗口周边,每隔五公分有一个内扣点,也不知使用什么工具敲击在如此脆薄的碗边檐,让铜嵌扣侧边有向内凹陷的单点,使之不脱落。

  在一千多年前,有着如此精巧的金瓷镶嵌工艺,实在让李承感慨不已。

  再看碗内外壁,内壁为刻花双鱼,外壁为不知名的草纹。

  想起金装定器最出名的灯影效果,李承连忙拿着小碗钻进被窝,用激光手电压在碗内,黑暗中,碗壁的草纹,如同浮雕一般,而内壁的双鱼在灯影下,如同静静地歇息在水草从中。

  我去!这效果太神奇了!

  内外刻花效果竟然能如此巧妙结合,古人的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