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8章 一举两得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究竟怎么处理这事?李承还没想好。

  见李承一直不接话,张庆东有些气馁,懒得再费口舌,主动换话题,“李承先生走遍东西,对我津州博物馆展品,怎么评价?”

  嗯?评价?

  要说真话很伤人的,不过,津州博物馆在“甲骨”展示上,还是颇有特色。

  津州博物馆一共拥有一千八百块各色篆刻文字的“甲骨”,系文史馆首任馆长王襄、清代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的孙女王福重、天津著名书法家孟广慧、著名考古学家陈邦怀等人的捐献。

  这在国内,算是首屈一指。

  咦?有了!

  津州文史馆研究甲骨这么多年,一定有完善的拓片!自己出资购买影印件拓片,回港还可以捐赠给江大图书馆!

  一举两得!

  ……

  中午,滨江路岳海鲜酒楼,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包厢中背投电视,正在播报津州午间新闻,有人喊了一声,“到了到了!”

  屋子里突然变得静悄悄,大家都盯着电视上的那名端庄的女播报员。

  “今天上午,香江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研究学家、哲学家、学者饶固庵先生的弟子,香江大学青年学子李承,来访津州历史博物馆,就江大博物馆馆与津州博物馆的常态化交流,与津州博物馆李馆长等人进行深入的探讨。李先生认为津州人杰地灵,名家辈出,为近现代丝国的先进思想策源地,其中,历史悠久的津州博物馆,在民生启智、弘文扬理以及对丝国传统文化的总结、整理和发扬等多方面,有着卓越的促进作用。

  在交流过程中,李承先生捐赠一百万,希望津州博物馆在新时代丝国,继续发挥弘扬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作用。

  对此,津州博物馆李京汉馆长深表感谢,同时,为促进两地文化交流,津州博物馆赠送李承先生该馆甲骨文研究系列文件影印文本,其中包括甲骨文拓片影印本一套,以及津州历史博物馆八十年来有关甲骨文研究复印本一套,合计六十八卷。

  参与本次交流的还有津州文保会主任潘杰、津州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周玲、津州文物研究所所长陈明亮,以及津州历史博物馆三部一室的相关专家。”

  一分半钟的口播,无图片无视频。

  李承被津州博物馆这波骚操作弄得哑口无言,上午十点多的会谈,只是一个简单意向,中午十二点二十,新闻就播报出来!

  逼着自己实锤啊!津州博物馆这是缺钱缺到什么程度?

  也是,此时的国内博物馆发展极其不均衡,像沿海的羊博、深博、中海博经济条件宽裕许多,每年的财政拨款活得很滋润。

  相比他们,津州差远了!

  津博缺展品么?废话,哪家博物馆都缺展品。但是,相比展品而言,更缺钱!

  没钱,连现有博物馆藏品的养护都成问题!

  津州的经济不算好,财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