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2章 李承上套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秋战国,一片混乱,最难受的就是商人。

  别被“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骗了,那是封建时代阶层宣传压制下的结果,其实在丝国远古历史上,商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夏朝时,商丘为诸侯国商部落之所在。

  商部落第七代首领名叫王亥公元前1854公元前1803年,是个英明能干的首领,把商部落搞得欣欣向荣。

  商部落经济发达,货物充足,王亥就发明了牛车并驯牛拉车,亲自率队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其他部落去进行贸易,填补需要,互通有无,因而深受欢迎。

  由于他们来自商部落,人们就称他们为“商人”,这就是“商人”一词的由来。

  王亥,自然也就成为“华商的始祖”。

  商人的始祖,竟然是一位等同于国王的部落首领!

  再到春秋战国,四大“商圣”管仲、范蠡、吕不韦、郭纵!

  瞧瞧都是什么人,个顶个的都出将入相。

  还能说商人的地位低么?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最难受的就是商人?

  要想在兵荒马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做一名出色的商人,除了要有过人的胆识、精明的头脑,精锐的武力保障,还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因为要记清、辨明各国货币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当时的各国货币,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贝壳的,有珠玉做的,有金属制的,也有皮革、粮食、布帛、齿角,不一而足,最难受的是彼此没有规定的兑换体系……

  单拿铜铸货币来说,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就有不同的形制,大而化之地来看,可以被粗粗归为四大体系,即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

  李承面前这位老农,用来拴烟丝袋的钱币,就是布币中的一种楚大布!

  先说布币,再说楚大布。

  布币非布,而是铜制币。

  由于形状和铲子很像,又被称做“铲布”,而布币之所以被称为“布”,实际上得自于一种青铜农具“镈”古时候人们随身携带的一种铜铲,既可以用来防身杀死敌人和野兽,也可能用来在丛林草原中挖取植物,同时还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

  因而,“镈”的流通非常很广,具有经济货币中的最普遍特性价值共性。

  据考证,早在殷周时代就已经出现布币,最早的布币和“镈”在外观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又厚又重,还留有用来安装柄的小孔,又被叫做“空首布”。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布币的流通,它越变越薄,越变越小,越发利于携带,最终演变成薄薄的一片,即“平首布”成为不带有实际使用功能的专职货币。

  镈和布同音,因而得出“布币”这么个怪怪的名称。

  其实,刀币也是这么来的,最早的铜刀也是一种用来防身或者采集农作物的工具,具有广泛的实际使用共性,因而,逐渐转化为货币。

  这是丝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