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5章 小村偶得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山草原,老秦人的发源之地。

  西周初年,秦人先祖秦非子就在汧渭之间为周王室饲牧养马,因“马大蕃息”,功绩卓著,周孝王八年前890被封为食邑,建城于陇县牙科乡磨儿塬。

  现如今的磨儿塬的东西两侧,依然残存着三千年前秦城遗迹,黄土垒筑的西崖城墙残迹高五米,长三十米,东崖残存城墙五十米,城基高两米。老秦人就在这座孤零零的土城中,一次次迎击西戎和北狄的攻袭。

  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约两千漫天尘人,他们是正德年间迁居至此,已经在这里传承五百年。

  漫天尘人村懂汉语的不多,伟大的八年义务教育之风,还没吹到这里,高昂的学费是山区农村家庭难以沉受的负担,与其去十多公里外上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放羊牧马。

  所以,李承一行的车子在山坳坳里乱转的时候,车后总是缀着一帮半大小孩子,跟着看热闹。还有几名半大孩子骑马跟在身后,扬鞭跃马,神骏异常。

  将车子停在磨儿塬的右侧土丘上,这里是这一带的高点,视野极好。

  这里的气候条件很有意思,昨天十三都城的阴云并没有带来雨夹雪,却给三百里外的关山,戴上雪白的毡帽,但是,山体中部却是丛林尽染,一幅褐红色的秋林景象,到了山脚,却又是草原密布,丘陵山坡,绿草茵茵。

  风景非常好。

  群山竞秀,溪壑密布,林木参天,草场绵延不绝。

  森林沿圆润柔和的山体从上到下呈放射状分布,与广阔肥腴的草原相间,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形态。组成草原的山峦重重叠叠,蜿蜒起伏,和舒缓宽阔的山谷坡地密切衔接,延绵不断。幽涧水泽穿行于腹地,或囤积成片分布在大大小小的草坡上,或森林间,使得草原地面表层常年湿润无比。

  山脚处,一撮撮的牛羊群,在啃着青草,安详度步。

  看到这一切,李承对秦国之崛起,又有新的想法。

  提到秦国,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漫天的箭矢、整齐的阵列、悍不畏死的冲锋,往往忽略一个其实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战役成败的关键因素秦骑兵!

  有关大秦骑兵的记录并不多,但是,从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情况来看,秦骑兵在秦国兵伍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关中原诸侯国骑兵起源,现在的历史学家,多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历史起点。

  这一观点,大谬!

  秦国骑兵的历史非常悠久,周孝王时“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秦地处西北,长期与戎狄杂居,被东方各诸侯国视为戎狄,排斥于丝国之外。

  善于养马御马,这就为骑兵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从秦仲时起,秦与戎族的战争一直未断,连秦仲都被戎狄所杀。秦人为了对付戎狄,学习戎狄胡服骑射是很正常的。

  只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