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7章 知识碾压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承将这件隶书竖幅定性为捡漏而不是淘宝,漏在三处。

  其一、金正喜有秋史阮堂礼堂三章,各有代表,赏印不同,代表作品意义不同。这件作品上的赏章为礼堂他最看重的作品。

  先说金正喜。

  金正喜,字元春,号秋史、阮堂、礼堂,出生于望族庆州金氏,李氏王朝末期著名人物。

  此人年轻时曾经游历中原长达八年之久,拜当时清廷的书法大家、金石学家翁方纲著名学者、清四家之一为师,又与当时的巨儒阮元,著名诗人陈文述等诸多名流为友。

  他在金石考证和阐释、注解、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方面,有着相当深厚的造诣。在书法方面更突出,创制出被后世追捧的秋史体,被闲国书界被誉为可以比肩东坡居士的书圣。

  其实,如果细研究所谓秋史体,本质上是碑帖体的书法化,讲究枯、瘦、倔、筋,究竟能否算得上独创一脉、开宗立派,还需商榷。

  当然,放在李氏王朝末期,以及清后期书法盛世不再的大环境下,他的创新还是不错的。

  无论名实是否相符,总之,他是十九世纪李氏王朝著名的书法大家。

  再说三别号印章。

  阮堂一章,是金正喜最早使用的印章,时间大约在24岁游历中原,到31岁回国任职礼曹参旨这一阶段。额,也就是他在中原游学时所用印签。

  阮堂,就是在阮元堂下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他当时对于巨儒阮元的崇敬之情。

  这一时间的印章,多出现在他的隶书和行书作品上,以及画作上,或出现在普通友人赠送给他的字画上做赏章使用。

  如果延伸来理解,也可以说,这枚印章留印的作品,多数为他年轻时自己的作品,或者说他不太看重的作品。

  第二枚印章为礼堂。

  礼堂印章的使用时间,大约在他30岁左右离开中原时,到他的人生最高点,兵曹参判副二品,或者说第一次贬敵之前。

  这枚印章是专用收藏章,专门钤印于各种他认为非常珍贵的书法、画作、经典碑帖上。

  所谓礼堂,意思就是礼敬之堂,也就是说,这些作品应该被摆在高高的地方,让大家敬仰。

  喏,这件这是陈文述做诗,阮伯元手书的作品,就被他钤印礼堂。由此也可以看出,金正喜在世时,对这幅作品的喜欢。

  顺便也说说第三个别号印章秋史吧。

  当时的李氏王朝,庆州金氏、丰壤赵氏、安东金氏,在朝堂上三家鼎立,金正喜作为庆州金氏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党派之争中,他受到冲击,开始人生的第一次流配在1840年被流配到离济州岛八十里的大静县。

  流配的日子,非常清苦,出生豪门望族、一路顺风顺水的金正喜,顿时觉得萧瑟的秋季来到,便给自己取了秋史韩文平假字,同始这一字号。

  也还有另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