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7章 探视付老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过楚源递过来的茶杯,李承问道,“师哥,这次专展,都带来哪些老爷子的作品?”

  “饶老临衣白先生摹富春山居图,还有南海唱和集手迹。”楚源在两人对面坐下后笑着摇摇头,“孙幼新好不晓事!带了这么多作品,他那天吃饭时还说,为啥不带几件饶老最新画作。这家伙,有点贪了。”

  说得李承一愣,诚如楚源所言,孙幼新,不晓事。

  饶老临衣白先生摹富春山居图,绝对算得上饶老所有画作中的巅峰代表之一。

  世人皆知,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江浙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北市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省博物馆。

  原本残损,殊为可惜,有没有整本呢?

  有的!

  富春山居图一经面世,就受到画坛追捧,有多位画家曾经临摹过此画,其中又以“衣白本”“沈周本”最为有名。

  明代画坛宗师级人物沈周,就曾作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纸本设色,现藏于京师故宫博物馆,国宝级文物,少有展出。

  “衣白本”名头较弱,但也不凡,不凡之处在于它是“背临本”。

  明代万历朝进士、画家邹之麟,字臣虎,号衣白。他的山水潇洒、圆润、苍劲,在用墨上,他擅长用干笔焦墨,画面浓淡相间,物象朴实简练。他在继承了元代黄公望到明代吴门画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绘画风格,在明末清初的画坛上有一定的声望。

  邹之麟与钱谦益关系很好,曾经多次出入收藏家吴洪裕的兰墅富春轩,最终得以观摩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邹之麟曾提出临摹此画的请求,但是,吴洪裕此人喜欢这幅画到了病态的程度,观摩可以,他坚决不同意邹之麟的临摹请求。不得已,邹之麟只能靠记忆回家仿作,这就是“背临本”即凭借记忆仿画原作,而不是面对原作的临写。

  正因为不是摹制,因此,就更多了一些自由的空间,更多地掺入了邹之麟自家笔法,保留了邹氏特有的面目与气韵。此幅笔简意远,枯润相发,隐深峭拔,简洁孤秀,用笔力深韵逸,格调极高,既保留了富春山居图全貌,又不失其本人风韵。

  世称“衣白本”。

  邹之麟的“衣白本”,素来是研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八十年代,饶老在侠州大藏家谷峰家中见到此画,欣喜异常,耗费一个多月时间,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