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67章 康熙_简行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鸾架上的康麻子,一幅回思的表情,或者是年龄大了,或者是成熟政治家了。

  康麻子明白,当年办鳌拜,办的有些“着急”了,鳌拜其实也是有功于大清,不能全盘否定,一概而论。

  由鳌拜再想到以前的好兄弟,已经被下禁口令的小桂子。

  想到最近太子的“不争气”,康麻子如此自然又动了巡幸江南,见见好兄弟“小桂子”,散心的想法。

  康麻子走后,或是压力小了,之后考生的发挥,确实更好一些了。

  谢玉这些考完的考生,开始散场。

  武考结束,之后就是文考。

  相比武考单调的骑射功夫,文考分两种,其中之一是四书五经,和汉人进士考试一样,另一种就是国语了。

  这里国语,不是后世的普通话考级,而是考满语的。

  也确实,大清的官方第一语言是满文,只是随着朝中汉人势力的崛起,不止朝中,就是老满人中说满语的爷越来越少了。

  不得不说,汉语的同化力了。

  不然,就和后世的失落的语言一样,满清的统治者康雍乾,每每重点强调,甚至多次发起说满语的“复兴”运动。

  可惜和在家学哑巴英语一样,环境变了,环境没了。

  直到清末,太平天父天兄来了,团练的兴起,大势已成,满语真是完全没落了。

  嗯,感觉和后世很多法国人都说英语,不说说法语了一样。

  有雮尘珠在,四书五经和满语方面,谢玉自然都拿了甲等的。

  只是骑射功夫…,只给谢玉了个乙等,到是同考的蒙汉上三旗多水平水平差些,但多拿到甲等。

  理由,想想国足…。

  因为参加人数相当较为少,加上康麻子的“重视”,很快成绩就公布出来了。

  三百取六十,你让那些几大千考进士的汉人的举子怎么看?

  瞪眼看呗!

  不止成绩出来的快,分配的也快。

  上三旗中虽然成绩排名差距有,但基本都中了,而且多数被康麻子点中进宫六品授蓝翎侍卫。

  品级相对一般新科进士高不必说,关键在领导眼前,和珅就是走这条路线的。

  其他的,多也因出身原因,比如下旗的,也基本进了内务府。

  也不是没有下五旗中表现的文武双全的姣姣者,进宫任六品蓝翎侍卫。

  但他们的出身,最多让他们在乾清宫前值守,不会当近身的内书房侍卫。

  选他们,估计也有安抚下五旗的人,更多数还是进了内务府。

  同年一场,他们都选职了,倒是落到谢玉第五名的好成绩,谢玉问两次了,都是虚话,待定。

  谢玉自然明白,还是出身问题。

  若康麻子不想一出,是一出,考什么“国语骑射”翻译科,还亲自监考,谢玉或许已经“糊弄”过去了。

  前景有些“渺茫”呀!

  谢玉甚至开始想,要不去各都统看一看,只是这样的话,可能和那个郑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