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1章 让我们的飞机再不惧霜雪(二合一)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让我们的飞机再不惧霜雪(二合一)

  半个月之后。

  南郑,晴空万里的182厂柳林机场上。

  一大一小两架螺旋桨飞机正停在起飞跑道末端,等待着符合试验要求的气象条件到来。

  它们自然就是那架完成改装的运8F,以及一星期之前就从镐京转场过来的新舟60原型机。

  在它们的机翼和尾翼上,都已经画好了红黑黄相间的积冰厚度标尺——

  在积冰探测器精度不足的情况下,目前只能通过视频和高速相机抓拍的方式来获取数据。

  在常浩南和林国范二人的带领下,182厂和金城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爆发出了堪称惊人的工作效率。

  前者只用十余天时间就把常浩南计算出的重点区域除冰系统从图纸搬到了现实中,而后者则已经在金城、秦岭和疆北三个地区建立了专门的气象测控站——根据过去几十年的经验,上面几个地方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整个华夏范围内积冰频率最高的地方。

  不过一众人等了几天时间,整个大西北都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

  要搁在正常情况下,这是最适合飞行的气候条件,但自然结冰试飞偏偏就是要“迎难而上”,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眼下的环境就显得有些不给面子了。

  “所有人,再检查一遍飞机所有防冰系统的功能!”

  梁绍修手里拿着个大喇叭,朝飞机那边的工作人员喊道。

  “梁总,光今天就已经检查三次了,尤其热气除冰系统,频繁启动发动机也要影响寿命的……”

  旁边的副手满脑门黑线地小声提醒道。

  在进行真正的自然结冰试验之前,按照常浩南和林国范等人制定的审定标准,飞机首先需要在干燥空气中对每个防冰系统的功能、安全和性能特性进行验证。

  但因为最近一直是晴天,所以这个流程已经进行太多次了。

  “没关系,保证万无一失,多检查几遍不会有错。”

  实际上梁绍修自己也知道这么干不会有什么实际作用,但如果让大家一直闲着,那反倒会滋生焦躁或者懈怠的情绪,不如找点事干,权当锻炼身体了。

  “常工,其实根据我们之前去北美那边做结冰试飞的经验,光靠地面气象站很难精确分析1000米以上空域的云团特性,最好还是能有一架气象探测飞机,在天上寻找合适的试验空域。”

  旁边一名从602所借调过来的工程师在常浩南旁边说道。

  后者翻了个白眼: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要想改装一架气象探测飞机,本身就需要先通过自然结冰试验,而要想通过自然结冰试验,又需要一架气象探测飞机……”

  那个工程师挠了挠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万事开头难啊……”

  常浩南换了个姿势,两只手揣在袖子里,斜向上45°看着天空感慨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