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压机!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1章需要重型水压机!

  “没错,三峡。”

  金桂点了点头:

  “按照计划,目前的第一期14台机组,会从德国的福伊特、西门子、美国的通用电气、法国阿尔斯通和瑞士ABB分别采购,第二批的时候再开始考虑消化吸收技术搞国产化。”

  “不过厂里面还是觉得,这东西不能光想着等靠要,当年老大哥和咱们的关系看着多铁,最后不也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走,更何况现在这些外国公司。

  所以我们从几年前就开始试着自己研究一些关键技术,最开始只是寻思着搞搞预研,这样后面搞国产化竞标的时候也能有点底气,至少别人耍花样的时候咱不至于跟个傻子一样不知道。”

  “不过后来做着做着,我们发现目前除了轴承部分完全没有技术储备需要进口之外,剩下的好像都可以尝试自己搞,正好厂里这两年效益还行,就批了一笔经费把项目拉扯起来了。”

  听过之后,常浩南也不免感到几分敬佩:

  “原来是这样……”

  轴承,尤其是滚珠和滚子轴承对于华夏来说确实是老大难问题,前世北方重工搞大尺寸盾构机的时候,主轴承也是最后才由包括北方重工、中科院金属所和雒阳新强联等几家单位合作攻克。

  所以能在90年代就把超大功率水电机组的其它部分搞出名堂来,就已经算是极为不易了。

  坐在对面的金桂继续说道:

  “到现在么,整体进展还算不错,但就刚才说的那两块,实在不是我们单独一个厂能解决的,需要上级部门做总体规划才行。”

  常浩南当然知道大型锻件和车加工件是装备制造业的难点,但还是准备听一听业内人士更具体的说法。

  “这方面很难么?”

  他很懂得如何勾出后面的话题,更何况交谈对象又是个发言欲望很强的人,所以根本不用费什么事。

  不过这一次,对方却没有像刚才的几个小时那样马上给出回答,而是低头沉思了一段时间,以至于常浩南都以为这问题是不是哪里比较敏感了。

  “很难,或者说,不完全是难的问题。”

  金桂拧开保温杯的盖子喝了一口:

  “既然您是搞飞机的,应该也理解,一个东西只有中等大小的最容易制造,无论想要做到很大还是很小,难度都非常高,就像波音747肯定比运5难造得多。”

  “我们要造的这个轮机端盖,还有转轮轮毂,成品都是近百吨的量级,尤其那个转轮,因为要直接承受水流的冲击,对轮毂的强度的要求很高,而且因为在水里面工作,还要采用马氏体不锈钢……”

  “总之,不能像是铁匠打铁那样通过多次反复加工来制造,必须用一台足够大的设备,一次锻压成型,这种设备的复杂程度非常高,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必须得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