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4章 准备复制电子战吊舱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里面竟然只有前后两端和最中间一段是有设备的,其余部分都是空壳——

  可能是考虑到供电或者重量的限制,吊舱内部的SAR天线只有大概4米长,并没有充分利用空间。

  而照理来说,这种战术设备应该是体积越紧凑越好。

  “不管怎么说,先用光学放大设备看一下电路设计好了,我看储存器已经被摔烂了,应该是没有还原程序代码的可能性。”

  常浩南决定暂且放下疑惑,先从比较靠谱的地方着手。

  刚刚走进这个实验室的时候他还担心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但作为干扰部分核心的几块电路板体积都不算大,只需要普通光学显微镜就可以。

  高端的科研,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工具。

  “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储器、低通滤波器、参考时钟……”

  尽管这些90年代的元器件型号常浩南都没见过,但仍然不难通过一些外形特征以及表面模糊不清的铭文来判断分别是什么功能:

  “没错,这块板子是一个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

  “在参考时钟控制下,相位累加器对频率控制字K进行线性累加,得到的相位码(n)对波形存储器(ROM)寻址,使之输出相对应的幅度码,经过DAC、低通滤波后就可以输出对应的模拟信号了。”

  常浩南从双目显微镜上抬起头来,然后发现旁边的郭林,还有他的同事们正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自己。

  “怎么了?”

  “这……就……直接看出来了?”

  郭林看了看神色如常仿佛只是吃饭喝水的常浩南,又看了看旁边刚刚被拼好的巨大吊舱。

  他突然觉得之前的工作好像有点白费力气……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