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你就是姚梦娜的学长?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紧微微转过头,正好看到了旁边桌子上那几个并不起眼的风扇。

  这个时候,对第一个原型风扇叶型的实验已经顺利完成了。

  常浩南小心翼翼地换上了第二个风扇,也就是第一版改进设计。

  重新启动电源之后,即便这里并不是检测噪音的半消声室,但仅靠人耳也能听出跟前一个的差别。

  噪音明显小了一些。

  “你这个风扇的设计……有点东西啊。”方振凑过去盯着那几个风扇,严格来说是四个采用弯掠设计叶片的风扇看了好久。“我能拿起来么?”

  作为一个在实验室摸爬滚打了6年的研究生,他深知样品这种东西没有别人许可绝对不能乱碰。

  “注意别摔了就行。”

  常浩南也不怕被看出来什么,要是方振能凭一双眼睛就分析出他的设计和计算方法,那早就成为国家的保护对象了。

  “这是……前弯前掠的叶片设计?”

  方振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在工程设计领域,弯和掠是两种不同的定义。

  实际上,流动控制几乎是航空发动机设计,或者说叶轮机械设计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

  通过改变叶栅流道的几何形状控制流动的思路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了。

  只不过长期以来都比较依赖经验和直觉,缺少足够的理论工具进行指导而已,因此方振对此有所了解并不奇怪。

  而常浩南想要做的,则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弯和掠两种叶片积迭形式进行系统性研究,从而对之后其它形式的叶片设计进行方向指导!

  当然,现在只能说是个开始而已。

  “嗯,我准备测试一下不同的弯掠效果在叶轮上工作的效率,当然这只是个风扇,气体流速不会很大。”

  常浩南说话的功夫手上也没闲着,麻利地换了一张新的坐标纸,继续在上面绘图。

  “你……”方振本来是想说你一个做毕设的本科生研究这种课题实在太早了,不如先从比较实际的问题做起。

  但他很快回想起两年前姚梦娜刚刚进组时所展现出的天分和学习能力。

  而眼前这个本科生……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实,但方振已经基本相信了那个颤振模拟思路就是出自常浩南。

  也就是说可能比姚梦娜还要厉害一些……

  因此他最终决定闭嘴。

  “不是很懂你们这些妖孽……”方振摇摇头在心中暗想道。

  “师兄你刚刚要说什么来着?”常浩南回过头,看着只说了一个主语就在原地发愣的方振问道。

  “啊,我是想说你这个课题毕设来得及做完么?”

  本科毕业设计说是有一学年时间,但一般来说,排除寒假回家以及刚开始入门的时间,实际也就四五个月,一般都是搞一些短平快的东西。

  “这不是我的毕设。”

  常浩南的毕设其实已经算是做完了。

  “啊?”

  方振更难绷了。

  就算是当年的姚梦娜,也是老老实实在实验室里花了五个多月才拿出的毕设成果。

  毕竟再怎么天才,有些操作或者经验性质的东西也还是需要时间来磨的。

  刚才进门的时候方振看到了常浩南操作设备的动作,并不算熟练,于是下意识把后者归类为理论功底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的类型。

  但是转念一想,能有一个专长于理论和模拟方面的人也不错,可以省下实验室其他人很多精力。

  唯一可惜的就是目前国内在这个领域基础很薄弱,甚至连资料都不多,出成果的周期恐怕要很长。

  不过没关系,本科毕业论文既不存档也不发表。

  因此方振甚至已经想好了,可以把自己一些还没发表的成果拿出来先给常浩南用上。

  到时候他对自己这个大师兄的好感肯定蹭蹭上涨,然后……

  然后就可以把自己论文里面需要模拟的部分都交给他了!

  计划通!

  “那我就先回去了,师弟你做完实验走的时候别忘了锁门。”方振把手中的风扇轻轻放回原位,带着不错的心情离开了实验室。

  他准备给姚梦娜带去一个巨大的“惊喜”。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