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 这个成果,不能公开!(二合一)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特教授又是镐京603所那边重金聘请来的外国专家,这结果一下子差出这么多来,您觉得那边真的能敢用么?”

  说来也怪,姚梦娜平时做科研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但这一次她却破天荒地有些担心。

  “外国专家?”

  这个时候杜义山也从一开始的激动中恢复了过来:

  “哼,外国专家怎么了?难道他英国人说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

  说着伸出两根手指敲了敲旁边的桌子:“既然603所把这个项目交给了我们,就说明他们至少是有这个想法,也有这个勇气的。”

  “那咱们这个课题就算是……基本结题了?”

  旁边的方振甚至有点不敢相信发生的一切。

  要知道,仅仅在一天之前,他和姚梦娜还在因为非线性模拟的思路而大费脑筋。

  而一天之后,这个问题就被一个新加入课题组的本科生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还顺便把机翼颤振临界速度过低的问题也一并搞定。

  “结题的事情得慢慢来,至少结题报告需要好好润色一下才行。”

  杜义山看着方振面前写有计算结果的那张纸说道:

  “我明天亲自去一趟镐京,把情况跟周永航同志和易元和同志说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机翼,也不仅仅是一个客机项目的问题。”

  周永航是现在镐京603所的所长,易元和则是总工程师,更换机翼并重新进行颤振试飞这种一类风险试飞科目,是必须要他们签字同意才行的。

  旁边的常浩南一直没有说话,但内心却已经喜出望外。

  杜义山身为院士,虽然已经不再担任一线职务,但影响力毕竟还是在的。

  有他出面的话,603所方面还是有很大概率会选择相信这个结果,并进行后续的一系列飞行试验。

  而一旦测试表明这个方法没有问题,那身为其创造者的常浩南就必定会被注意到,至少可以参与新舟60的后续项目。

  这相比于他最早计划中的给刘洪波教授打下手,再慢慢接触新舟60项目来说,进展已经快出不知道多少倍了。

  “不过小常啊。”杜义山拽过一张椅子坐到了常浩南旁边:“你的这个模型涉及咱们具体的型号设计,而且适用面很广,在整个飞机设计,尤其是客机设计领域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恐怕在短时间内都不适合公开发表。”

  常浩南一愣。

  “您的意思是……”

  很明显,杜义山刚才既然已经表示要亲自去镐京,那必定不是准备摁住这个成果不用。

  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

  “让603所那边先做验证,如果能确定可行的话,会成为咱们国家航空系统的内部设计材料。”

  杜义山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之后重新戴上:

  “只是这种内部材料,能看到的人就很少了。”

  “没关系杜老师。”常浩南笑了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