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关键抉择【求追读】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34章关键抉择【求追读】

  第二天一早,杜义山便搭乘当天的第一班飞机来到了镐京,随后在603所见到了所长周永航和总工程师易元和。

  前者昨天晚上就已经和两个人打了电话,让他们留出一整个上午的时间。

  见面之后,杜义山直接掏出了一张软盘,里面是他连夜整理好的说明材料。

  大家都是搞技术的,无需多费口舌,周永航和易元和两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软盘里面东西的价值。

  科研,说起来无非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真要做起来,却往往是千头万绪,能够从纷乱的条理中找出一个着手之处就已经颇为不易。

  周永航和易元和二人也算是见多识广的老工程师了,但看完这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却仍然有一种不真实感。

  一般来说,工程模型的发展都是比较循序渐进的,刚刚诞生的新方法总是不太成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还要辅之以老方法或者经验。

  而他们面前屏幕上所显示的这套东西,却是从多个方向同时下手,最终汇聚于机翼颤振分析这个关键问题上。

  在这个过程中,又同时解决了包括增量有限元分析、气动伺服弹性建模和模型预测控制等一系列次级的工程问题。

  就好像这种方法本来就存在,甚至已经经过了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并趋近于成熟,只是他们之前孤陋寡闻从未听过而已。

  有点类似第一次接触微积分时候的感觉。

  “还得是杜院士啊。”

  周永航向后靠在宽大的座椅靠背上,用佩服的语气说道:

  “要不是知道这是您创造出来的新方法,我可能会以为……”

  话还没说完就被杜义山打断了:“这可不是我创造出来的,杜某人这把年纪,想要在方法论上搞出新东西,怕是力不从心咯。”

  “那是……”

  旁边的易元和面露好奇的神色。

  “是我的一个学生,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杜义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说出常浩南本科生的身份。

  他怕吓着两个老同事。

  等到这个方法被验证之后再说也不迟。

  “老杜,这个工程模型如果得到验证,那恐怕……”

  周永航看着眼前的电脑屏幕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继续说道:

  “恐怕能算得上是咱们华夏航空工业在飞机设计方法这个领域最杰出的成果了。”

  这话从603所所长的口中说出来,自然称得上是极高的评价。

  “所以我才来找你们。”

  杜义山也不搞什么弯弯绕,把手里的茶杯放到面前的桌子上,直接开门见山:

  “你们敢不敢在运7-200A项目上验证这个工程模型?”

  坐在对面的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