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1章 小试牛刀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1章小试牛刀

  有些出乎常浩南预料的是,除了完全是赶巧了的贵航之外,还有人的动作也同样飞快。

  在那次三部门联合会议结束仅仅三天之后,他在京航的办公室就收到了一封措辞十分有礼的申请函。

  通过军用专线送过来的。

  函件来自金陵理工大学以及才刚刚成立没几个月的总装备部。

  最终签字的寄信人叫芮晓亭。

  其实他也算是歪打正着。

  因为内容是邀请常浩南对一个“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问题”提供理论和数值计算咨询。

  还是给咨询费的那种。

  并没有直接提到常浩南正在编写过程中的新软件。

  不过从对方在纸面上反馈的内容来看,应该是涉及到某种受控系统离散时间的传递矩阵法与有限元法的联合应用。

  传递矩阵法虽然并没有被直接列入到数据库中,但是常浩南在设计软件的时候就考虑过,一些冷门方向可能会有一些并不通用的计算方法,因此特地留出了几个自定义接口。

  只要用户具备相应的算法设计和程序编写能力,就可以往软件里面添加自己设计的仿真模拟方法。

  并且可以与软件中已有的变量离散或变量分离方法联合使用。

  因此这正好是他目前研究方向可以解决的内容。

  甚至比贵航那边的高级教练机更合适。

  毕竟后者对于常浩南来说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挑战性,哪怕没有手头这个新软件,也完全可以靠老办法加上经验解决。

  至于对方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的具体项目……

  尽管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是个颇为语焉不详的说法,但考虑到金陵理工大学的性质,以及另外一个总装备部的抬头,其实结果也不难猜。

  大体上离不开火箭或者导弹这两种东西。

  所以在经过片刻的思索之后,他还是决定让对方先过来,也好当面了解一下情况。

  主要也是他自己手头的工作在徐洋等几个计算所主力的帮助下进度飞快,已经到了必须得停下来等一等其它人的程度。

  ……

  作为搞军工的同行,对方同样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雷厉风行。

  回函发出之后两天功夫,那名芮晓亭教授就带着一名看上去应该是学生模样的人来到了京航大学的超算中心。

  见面之后,这一次,反而是常浩南稍稍感到有些惊诧。

  从最开始的那份申请函的内容看,寄信人应该是一整个装备类型,而非某个具体型号的总负责人。

  一般来说,能坐稳这个位置的,基本都得是资历和水平都足够的大佬。

  但眼前这位看上去颇为年轻,最多也就是三十多不到四十岁的样子。

  排除掉常浩南自己这个开挂的异类,绝对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了。

  而芮晓亭实际上在写出那封申请函之前就已经做过功课,现在看见真人虽然还是受到了一些心灵冲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