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发中心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6章金陵-法拉利研发中心

  “还有这种事?”

  常浩南刚刚准备打开电脑,结果手上的动作直接停顿在了半空中。

  菲亚特,这个名字本身在华夏应该不算出名。

  如果不是对汽车感兴趣的话,很有可能从未听说过。

  但菲亚特集团旗下有很多如雷贯耳的汽车品牌。

  比如玛莎拉蒂,比如阿尔法罗密欧,比如……法拉利。

  当然还有后来的克莱斯勒、吉普、道奇等等。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无论贵贱,在华夏卖的都很差。

  至少在过去的时间线上是这样。

  如果说韩系和法系还可以说是辉煌过后巅峰不再的话。

  那么意系……

  笑死,华夏的乘用车市场就没正经出现过意系。

  只有两个昙花一现的型号,勉强算是打出过一些水花而已。

  倒是依维柯这种工具车卖的一直不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站在眼下90年代末这个时间点上,意大利人看着几乎风靡全国的依维柯,绝对是有理由对自家乘用车在华夏的未来存在幻想的。

  在这种情况下,找上老伙计金陵汽车公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今相比上一世也只是早了两年而已,并不算什么大事。

  真正让常浩南觉得惊讶的,是那个合作成立的汽车研究院。

  这可是1997年,不是2023年。

  别说意大利汽车了,就连拉达这种工业垃圾都能往华夏卖出不少。

  君不见吴懿范就买了一辆么。

  哪个外国品牌会跑过来跟华夏合作研究汽车?

  说句难听的,把上一代甚至上几代的技术拿过来给你换个壳都能大卖,你拿什么和人家合作啊?

  常浩南还没自信到觉得自己研究出来的那些技术影响力能大到这种程度。

  航空产业的技术确实会向下扩散到其它行业,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尤其这年头的汽车几乎没什么正经的电气化设备,也几乎不会考虑风阻和风躁这些空气动力学问题,常浩南最擅长的两个部分,根本进不去汽车研发领域。

  至少进不去家用的乘用车研发领域。

  非要说的话,可能也就是在整车结构设计上会有点用。

  但这也依然是个更偏向于商用车的部分。

  毕竟90年代这会,也没有谁在家用汽车上使用热成型钢和压铸车身。

  因此,好一会过后,常浩南才终于点了点头,回答道:

  “只要这个研究院是开在国内,使用软件当然无所谓,更何况菲亚特那边也是通过了申请的试用用户。”

  其实这种问题一般没必要如此小心。

  毕竟金陵汽车拿到的TORCHMultiphysics也只是公开发行的大杯而非只面向部分用户的超大杯。

  只不过火炬公司的情况比较特殊,明摆着属于上面重点关照的企业。

  对方可能是怕乱搞会被铁拳砸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