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2章 终于能自主生产涡扇了!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2章终于能自主生产涡扇了!

  虽然只是一个改进型号,但航空安全大过天,必要的测试流程绝对不能马虎。

  更何况,这个所谓的“斯贝改”,新技术利用率几乎超过了三分之一——

  第一台9A-01号原型机修改了高压压气机叶片和供油部分的一些不合理设计,换装全新的国产油泵、轴承和齿轮组,并且将原来的轴承组件整合起来。

  由此减少了零组件的数量,拓宽了喘振裕度。

  到这个时候,虽然修改的地方还不少,但仍然属于对原型发动机的小修小补。

  不仅性能标定并没有变化,热端部件的核心设计也维持了原装,因此基本性能也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自重减轻了大约75公斤。

  这辆车可能是整个涡扇10项目中唯一100%原装进口的产品。

  主要是大家实在分身乏术,真没功夫再去搞一台专门的发动机运输车了。

  非要说的话,最后算是落了个双输的局面。

  常浩南说话间也从钟世宏手中接过笔,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不仅每一個孔的加工相比涡喷14都要多上数个工序,后续的磨削加工和质量检测也要对应增加步骤。

  “你知道的,常总对项目的要求一直很高。”

  金属的尾喷口彻骨冰寒,把没什么心理准备的张振华冻的一个激灵。

  在这个过程中,410厂也验证了金属喷涂、真空热处理、轨迹焊、真空钎焊、数控弯管等几项关键新制造技术的应用,为下一步涡扇10的制造打下了基础。

  “当年引进斯贝之后,中间又摇摆了足足十几年,现在把国产型号搞出来,就算性能比原装货更好,前景也比较有限了……”

  张振华特地走上前了两步,伸手在半空中发动机的尾喷口上轻轻拍了两下。

  当然,旁边的两个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涡扇9A直接把发动机的推重比提高了将近15%!

  张振华作为生产部部长,对于发动机设计领域的涉猎不多,因此并不清楚涡扇9A身上这些升级的具体效果。

  “这还叫‘别抱太高期待’?”

  这时一辆捷达王停在三人面前。

  但这第二台原型机,由于各方面改进巨大,英国的原装件已经无法适应其工作状态。

  好在对于钟世宏和张振华这一代人来说,倒也没有太多相关的记忆。

  两个单位之间的火药味,随着涡扇10项目的推进,以及研发协作的不断加深,也逐渐消弭于无形。

  “另外,因为生产叶片那时候,厂里的多弧离子镀设备还没到位,所以热端部件也还没用上新型涂层技术,涡轮前温度的提升也比较有限。”

  沉醉的表情略显变态。

  要知道,斯贝MK202的海平面加力推力9300kg,国标自重高达1842kg,推重比只有5.05。

  事到如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