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1章 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1章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

  在跟马立平达成技术路线上的一致之后,常浩南便带着整个铸造研究小组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技术研发当中。

  另一方面,设备的问题也要同步解决。

  前者刚刚之所以纠结了那么长时间,也正是这个原因。

  毕竟是刚买回来不长时间的新设备,就这么直接给换了,实在有点败家。

  不过两个人后面分析了一下,发现这两种工艺虽然在控制方法上大相径庭,但基本原理非常接近,因此硬件上的差别反而没那么大。

  完全可以在原来设备的基础上搞原位改进。

  此外,软件方面的升级仍然需要硬件层面的支持。

  好在这两年华夏的工业水平被常浩南以点带面地推了好几波,确实进步很大,大多数零部件在国内都能搞到,像传感器这类比较精密的,也因为跟欧洲那的合作关系,不难绕过基本已经名存实亡的技术封锁买到精度比较高的。

  “我觉得,这种东西,应该还有其它方面的潜力……”

  一来他在这两个地方的熟人实在是比较多,二来么……

  常浩南抬起手示意了一下。

  当然,黎明厂手头这些,以及后续新购设备的专利授权费用,肯定是给免了。

  何明一时间没太反应过来。

  二人来到被一个围栏隔起来的另外一边厂房。

  在它们开始下料生产的时候,还算是华夏国产最新锐的战机。

  现在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小小的心愿。

  于是,常浩南又通过火炬集团联系到同为华夏科学院下属企业的盛京科学仪器公司,让对方按照要求对定向凝固炉的凝固设备进行改进,将原来的高速凝固工艺改为已经被他注册了专利的液态金属冷却工艺。

  但是单纯从爱好和情怀的角度,多少还是有点可惜。

  就比如112厂和601所。

  如此天赐良机,肯定要试着邀请一下。

  他也想去亲眼看看波斯人的F14是个什么情况——

  看完这架已经被组装起来的完整飞机,何明又带着常浩南来到稍微靠近门口的地方。

  何明带着常浩南走过两架处在不同总装进度的歼8B/D。

  有很多个型号最初都计划采用这种构型,但要么是因为技术或者成本问题最终放弃,要么是整个项目直接半途夭折。

  常浩南不是个喜欢排场的人,所以对于大多数没什么营养,只是请他去看看或者做个讲座的邀请都予以回绝。

  因为对于场地布置的要求几乎没有,能有个地方停飞机和组装型架就行,很容易挪用一部分面积出来作为他用。

  他现在只是随便一说,不过倒是无意中提醒了常浩南。

  由于各种原因,华夏航空工业完全错过了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这波可变后掠翼潮流。

  算是进行了一次不太起眼,但影响深远的合作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