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1章 歼10A与歼10E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1章歼10A与歼

  “小常,因为黔省那边的天气原因,贵航工业的同志说要明天才能过来,咱们的研讨会也只能推迟一天举行,今天先看一下十号工程目前的进度,如何?”

  短暂的寒暄过后,宋闻聪作为东道主,当即给出了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之所以要等贵航工业来人,是因为有关DSI进气道的试飞数据是由三架歼教9原型机测试出来的,因此都保存在那边。

  搞飞机设计,终究还是需要一定量实测结果的,不可能光靠风洞实验办事。

  而且,越是常浩南这样的计算流派,就越是如此。

  “也好,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处理太行项目的事情,确实没太关注过主机这边的情况。”

  这种大项目,再怎么急也不在这一两天的功夫,因此常浩南欣然同意。

  思绪翻涌之间,中巴车总算开到了停机坪的另外一边。

  众人陆续下车。

  主要应该还是在飞行控制系统上面。

  那两架歼10的原型机就停在这里。

  他同时也是十号工程负责总装生产任务的副总工程师,跟常浩南在歼10第一次地面测试的时候有过不少业务交流,算是认识。

  而作为一种战斗机,虽然超音速性能差一些可以接受,但总归也不能过于离谱。

  而之所以有那么着急的一个项目,好像当时就是说通用电气公司突然停止了LM2500的供货。

  表面上的理由是说华夏有可能通过这笔订单给自己的舰用LM2500燃机获取零配件。

  至于其它肉眼可见的变化倒是不多,只有起落架舱门之类的一些细节。

  其中甚至包括一架还安装着大三角翼、机头进气的歼7。

  显然,坐在车里的这些人,对于所谓“支持KB主义”的说辞都是不当真的。

  从苏丹马上过来找蓉飞补充空军装备的情况看,他们似乎也没有因为这点事就改变发展战略的意思。

  “但如果是DSI进气道的话,这个弓形激波就势必要对进气情况产生影响,进一步劣化超音速性能啊……”

  好在眼下这功夫,由于黑鹰坠落那档子事,导致美国人对于非洲之角这块地方还有不小的心理阴影,所以应该是不至于会派地面部队过去平事。

  其实,刚才飞机降落的时候,他就通过舷窗看到了另外一边的停机坪上,正停着两架外形特征明显的战斗机。

  确实是没办法。

  常浩南走到飞机近处看了一下,果然发现进气道上面的那六根加强筋已经调整过样式,变成了原本量产型号上面的样子。

  “另外,在试飞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超声速工况下,由于机头对来流的预压缩作用,机腹紧贴机体的部分会形成弓形激波,引发不同位置的压力梯度发生变化,附面层分离倾向加强。”

  “就是不知道这次苏丹又是在哪得罪了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