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5章 真正的六边形战士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5章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没有了动力方面的顾虑之后,再去看PPT上面那架飞机示意图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缺点,全是优点。

  非要说的话,就是因为飞机变大变重之后,灵活性或者说敏捷性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下滑,再有就是失去了过去几乎是理论最优解的面积率设计以后,纸面最大速度可能会出现些许降低。

  但因为更大推力的发动机,综合机动性方面肯定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退步。

  时代变了,大人。

  如今已经不是机炮格斗的年月,损失的那点敏捷性根本不重要。

  “那么,我们继续来看这个II类原型机的改进方案。”

  “两枚中距空空弹,再加上对应的挂架,大概也要400-450kg上下,在进气道前半段侧边沿增加这样一部分重量,是否会影响到唇口部分的强度?”

  所以无论F16也好、歼10也好,轻重搭配里面“轻”的那部分最后必定要偏向于干脏活(舔地)。

  但问题是,在排除舰载机这个特殊场景的情况下,中型机在成本以外的地方无论如何都卷不过同等技术水平的重型机。

  “从之前的第一张尺寸示意图就能看出来,新设计的三维尺寸基本维持了原状,但飞机的截面形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样虽然增大了一定的阻力,但同时也提高了机腹部分的面积,以及机体内部容积。”

  而是思路的转变。

  “根据目前的试飞,还有延伸出的数据计算结果,DSI进气道在来流马赫数1.2及以下,唇口鼓包表面压力系数都具有沿鼓包中心线对称分布、压力梯度明显,且在不同截面沿主流方向具有增大的特征,鼓包构型对附面层扫除效果明显强于目前的二元可调进气道。”

  上一世的歼10就是因为技术(自重本来就偏大,发动机推力又不太够)以及眼光(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空军就能有上千架三/四代机)层面的限制,选择了偏空优的单一功能技术路线。

  讲到这里,反应比较快的人已经基本悟出来常浩南的意思了。

  并不仅仅是某项技术的应用。

  这才有了刚刚这看似随意的一句。

  实际上,从一开始参与到十号工程当中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要让这架飞机能在各个方面,而不不仅仅是空战性能上超越F16。

  常浩南直接点了点头:

  “机腹这个位置,原来计划布置的副油箱也只有900升,在修改过机体之后,机内燃油量预计可以增加大约1100L,完全可以覆盖掉这个机腹副油箱的900L燃油。”

  所以他一直都没把这个目标给说出来。

  毕竟要是为了这个事再专门开一次没什么营养的会,反倒又成了大家的负担。

  “一种航程和挂载能力都有限的飞机,必定很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