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9章 涡扇10,点火成功!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9章涡扇10,点火成功!

  另外一边。

  徐洋的办事效率确实没的说。

  之前她保证两天内弄好数字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程序,结果最后真的只花了46个小时。

  从外表来看,就只是在已经被挂载并连接好各种管路的发动机表面又接了两根新的信号输入线而已。

  但实际上,却是在已经编写并封装好的程序基础上,又外挂了一个随机的信号输入时滞算法,用来模拟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丢包或高延迟的情况。

  “辛苦你了。”

  常浩南看着发丝散乱且一脸倦容的徐洋,破天荒地专门感谢了一句。

  测试涡喷14的时候,常浩南就一直想留下来一些真实的影像资料,毕竟是第一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发动机,在华夏航空工业史上必定要留下一笔。

  145这个数字,已经属于非常逆天的水平了。

  从这个角度上讲,能稳定住的数字反而越小越好。

  由于条件所限,当时仍然用的是传统的启动方式。

  “燃烧室,点火!”

  常浩南发出了第二个指令。

  “如果台子的仿真验证程序出问题的话,直接去我宿舍敲门就行……但是我觉得……应该……不会……”

  之所以指挥最开始的三个步骤,还是考虑到一个象征意义。

  对于一台真正被安装在飞机上的发动机而言,整个启动过程会在飞控系统的作用下自动完成。

  可惜因为缺少相关条件,最终没能成功。

  高空台测试有成百上千个环节,自然有专门负责下达指挥口令的人员。

  姜甫和凑到常浩南旁边小声问道。

  从常浩南身边,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个数字让624所这边不少第一次接触涡扇10的工程师露出了略显讶异的表情。

  而涡扇10则不然。

  眼下这才是电启动的第一次使用。

  常浩南这个总设计师,主要精力应该集中在测试数据上面。

  因此,测试流程自然要细致很多。

  随着技术人员撤出高空台所在的试验舱,吊装着发动机的推力台架沿着滑轨缓缓移动到排气冷却装置面前。

  发动机的慢车推力最终停留在145千克力上,不再变化。

  “常总,你们这发动机是怎么维持在这么低工况下运行的,真没有熄火风险么?”

  甚至很多小型航发真的就是用一个电瓶+P0电机的结构进行启动的。

  “常总,这个开始测试的指令,还是由你来下达吧!”

  “后面的测试环节我就不参与了,得回去补个觉。”

  但对于发动机测试过程而言,却是一个高风险科目。

  趁着这个功夫,他也顺势离开了指挥台前面的座位。

  一阵若有若无的火焰从尾喷口处浮现,不过只持续了一瞬间。

  “关闭涡轮加热器和前起动机!”

  之前的将近两天时间,徐洋都处在兴奋的工作状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