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6章 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6章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

  听到常浩南给出肯定答复的一瞬间,郭立强原本紧绷着的表情骤然舒展开来,人也明显放松了不少。

  毕竟,这个项目绝对是个大活,如果能落实下来,那对于他们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导弹部门来说无异于泼天的富贵砸头上。

  估计到他退休之前都不用再为愁项目问题犯愁。

  “不过常总,我这目前还只是个想法,之前几天等科工委回复的时候,稍微做了一些执行层面的初步研究,但是……时间太短,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度。”

  说这话时,他才察觉到,就刚刚等着结果的十几分钟功夫,自己身上竟然已经出了一层汗。

  九月初的川省确实还有几分“秋老虎”的意味,但是这间屋子地处背阴还通风良好,显然不完全是热的。

  常浩南微微颔首,这才重新把刚刚被推到自己面前的几份资料拽到近前,仔细翻阅起来。

  “不错……不错……”

  所以这个思路实在过于直接,甚至让郭立强觉得好像不应该是由常浩南想出来的。

  实际上,在歼轰电7上面,无源定位用的就是这套逻辑。

  比如载机平台打出的两发“探测弹”,应该选择尽可能不同的弹道,连同载机本身一起,从多个角度逼近目标所在的大体位置,以捕获长度尽可能大的有效信号数据,实现对目标的全域精确探测。

  然而就当他准备看看再往后的内容时……

  另外就是,哪怕有了定向的数据传输系统,这一机两弹终究还是三个独立个体,而且还处在飞速的相对运动之中,要如何把互相之间捕捉到的、未必连续的雷达信号给“组合”或者说“拼接”起来,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对于常浩南来说,看一篇好的技术文献,感觉不亚于古代那些文痴读到一篇传世名作。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常浩南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笔:

  却发现下一页是一片空白。

  现在的多点是一架飞机和两枚导弹,距离几十上百公里,定位精度自然也就上来了。

  郭立强能写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旁边的常浩南反而也被他的反应搞得有点懵,愣了一下之后才点点头:

  “这应该是最合适的算法了,郭工……肯定也听说过……”

  显然,后面还有半句话没问出来——

  哗啦——

  这有啥值得你一惊一乍的?

  正如刚刚郭立强所说,他在定位和导弹控制算法两个部分确实着墨不多,毕竟这两個部分已经涉及到理论领域,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可能只靠干想就得出什么结果。

  常浩南的画功这两年进步不小,但仍然处在简笔画plus的水平,干脆画了个框框来代替:

  “然后,采用载机与2枚以上主被动复合制导空空导弹联合组网,进行高精度无源探测,这一步,我认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