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章 前缘缝翼(25)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前缘缝翼(25)

  众所周知,歼8系列战斗机的低空低速性能不好。

  除了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本身在低空低速工况下性能不好意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客观原因的限制,飞机在设计的时候选择了相当简单的机翼构型。

  没有前缘装置,后缘也只是最普通的传统襟翼。

  这种襟翼由于流动很容易从产吸力的一侧分离,尾迹并不稳定,在中等偏角下襟翼上就发生流动分离,增升能力非常一般。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起点低意味着进步空间大,对于现在的常浩南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

  只是这一次,就没有任何后人的经验可供借鉴了。

  不过既不是在华夏的飞机上,也不是在法国的飞机上。

  “至于前缘增升装置……”

  被认为可以统一大中型水面舰艇主炮型号的100mm舰炮更是个天坑,只短暂地装备了大概十几艘舰艇之后,就连同100mm这个口径被130/76两种口径全面取代了。

  当然,这只是概括性的规律,具体的性能如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设计水平上来。

  总的来说,二者之间各有优劣,主要看怎么取舍。

  “未必是改进。”常浩南摇了摇头:

  前缘缝翼的增升效果更好,但结构更加复杂,而且还会带来更大的噪音。

  “杨总,不知道当年达索公司的设计是否还有存档?”

  然而当常浩南打开总体设计图,看到那个复杂的三段前缘缝翼设计时,几乎下意识爆出了一句粗口。

  那段故事堪称华夏航空工业的耻辱,80年代中期币值的将近6亿美元白白打了水漂,两架飞机还被无故扣押数年时间,才被以散件形式送回国内。

  所以常浩南对于他们给出的设计倒也有点兴趣。

  当杨奉畑提到“和平典范”这四个字的时候,整个会场的气压都瞬间变低了些许。

  ……

  但当听到前缘增升装置的时候,又有不少人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

  “一方面结构有点太复杂了,另一方面也缺少足够的设计工具,在风洞试验的时候,我们发现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之间总是存在干扰,导致增升效果反而不如只有襟翼的时候。”

  而是在印度的飞机上……

  “嗯……那当时的设计完成度怎么样?”常浩南询问道。

  “正好当时赶上我们和法国人在航空工业方面合作的蜜月期,就开展了一项联合研究,大概是跟和平典范计划同时进行的。”

  这个结果并不出常浩南所料。

  中法合作的最大收获,是我国从对方那里学来了一整套的航空产业标准,最终参照法军标形成了空军领域完整的国军标。

  我们要造出一架争气机,一架能够证明我们不需要美国人帮忙也能行的战机!

  从1983年开始设计,直到2016年才服役的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