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6章 预警机也可以高低搭配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676章预警机也可以高低搭配

  预警机完全不需要装载大型货物,原来的尾舱门自然是直接给封死了,顺便还省去了一大堆控制和装载机构,在尽可能减轻起飞重量的同时,也算是给维持纵向平衡做了些贡献——

  在改装过程中加上的T型天线和随之而加高的尾翼让这架飞机的后半部分有点超重。

  一般来说面对这种情况,都是以调节机内燃油分布作为主要平衡手段,但运8气密型的航程本来就短得离谱,要是再在燃油这块动刀子,那这预警机的实际效能也就不用怎么指望了……

  作为厂区机场,舒适性配置自然一般。

  听到首长说要上飞机,很快有人搬来一部普通金属梯,架在了飞机右侧的舱门口。

  与此同时,一辆电源车也已经在另外一侧停好,从车上下来几名地勤人员,开始给飞机接电。

  好在现场所有人的腿脚都还算麻利,至少不会上个梯子都摔跤。

  由于不见阳光,刚才飞机一直没启动的情况下也没有暖气的说法,所以机舱里面反而比外头还要冷一些。

  年岁有点大的王晓模不由得紧了紧身上的大衣。

  作为一架设计于五十年代的军用运输机,运8的机舱相对比较狭窄,因此,只在靠右侧的位置布置了一排操作台。

  好在飞机本身长度足够,所以机位还算够用。

  首长在机舱里面来回走了两圈,然后坐在了其中一个座位上,轻轻动了动面固定在桌面的轨迹球和键盘。

  两年前,常浩南和王晓模聊起预警机的时候,除了飞机本身以外,也说起过一些设计细节。

  比如操作工位不要用普通的椅子、也不要在操作台上摆普通的键盘鼠标。

  预警机说到底毕竟是一架飞机,在天上飞就有可能出现各种情况。

  万一遇到什么强对流天气乃至故障或是损坏,机舱里面无法固定能够乱飞的东西越少越好。

  这些细节看似平常,但对于第一次正经搞预警机的华夏来说就是很容易忽略。

  尤其负责舱内设备研发的王晓模并非航空技术专家,地面雷达站的经验有些不能照搬照抄到天上来。

  当时他还赞叹了一番常浩南的心思缜密。

  但其实这些都是上一世空警200项目早期的经验教训……

  “这个操作台,现在能开机么?”

  首长稍稍回过头,向身后的众人问道。

  “操作终端可以开机,但是雷达现在还不行。”

  王晓模回答道:

  “为了降低风险,首飞的时候会把现在这个阵面拆下来,换一个外形和重量一样的配重上去,所以雷达目前还没接电。”

  14所那边为了生产这个雷达花的时间几乎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