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6章 挖墙脚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线从面前的笔记本转移到会议桌两边的几名负责人员身上:

  随后二人一前一后走下检查台。

  “这样总结起来,大部分冷车状态下的工作项目都已经完成了,只剩下一个同步纠偏系统需要执行单独的开环测试。”

  颜永年自从大概一年前进驻厂区开始,包括今年春节在内就没离开过,自然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最开始,我们这里是跟旁边的团县共用供电网络,那段时间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不过后来,江城当地把我们这周围划成了一个工业新区,特批了一条专门的供电线路,而且不受城区电力使用规划的影响,电压的稳定性和断电次数就都有了很大改善。”

  颜永年用手中对讲机的天线推了推安全帽檐,跟旁边刚刚走上来的常浩南说道:

  “这边上次计划外断电应该还是今年2月份,过年之前,从变电站出来的供电线路被积冰给压断了,后来用了大概30个小时恢复。”

  常浩南也并不准备掩盖自己的目的:

  “我今年毕业之后,准备组建一个自己的实验室,当然是以京航大学和火炬集团进行校企联合的模式,现在很缺人手,尤其是研究生导师。”

  而且,他也确实希望这位为华夏机械奋斗终生、小学学历的传奇院士能被更多人,至少是更多从业者记住:

  “我提议,在这台模锻压机完成首次试生产之后,用生产胚料的剩余部分,在江重新厂区内,为沈院士竖立一座半身雕像,以纪念他为这台模锻压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颜永年猛地转头看向常浩南,双眼剧震。

  ……

  而沈鸿院士正是当时那个项目的负责人,也是颜永年的老师。

  这下子颜永年听懂了。

  看着睹物思人的颜永年,常浩南觉得单纯语言安慰的效果可能一般。

  这是要挖他墙角啊……

  常浩南微微点了点头:

  “既然供电没问题,那么我们就暂定在……5月13日,执行设备的第一次通电检测,如果自检和外检都没有发现问题,那么5月15日开始给液压设备预热,正式进入设备启动流程,有没有问题?”

  “今年毕业的有两个。”

  “没想到两年时间,真能万丈高楼平地起,把这台设备从零开始给造出来……”

  1998年5月,沈鸿以92岁高龄逝世。

  常浩南还曾经在模锻压机立项之前专程去拜访过一次。

  “新厂区的供电情况怎么样,施工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停电或者电压不稳的现象?”

  在世纪之交这会,电网如果面临过载风险,普遍会选择优先保障工业用电。

  但是像模锻压机这种超大型设备,而且周围还是江重的一整个新厂区,工作起来之后的耗电水平相当恐怖,靠自备应急的柴油发电机属于杯水车薪,因此必须得由当地保障电力不断才行。

  会议结束之后,常浩南在厂房里面单独找到了正在例行巡视车间的颜永年。

  在常浩南的指挥下,各个子系统的进度汇报,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被一项项汇总起来。

  很多高档住宅,甚至会普遍自备柴油发动机。

  “颜教授。”

  对于超重型模锻压机这种全世界加起来也没几台的宝贝,别说只是把生产企业写上去了,颜永年甚至提议过要不要给它起个类似军舰一样的名字。

  要是搁在二十多年后,这类问题几乎都不用额外操心,但眼下这個年代,还处在电力系统大升级的前夜,一整个城区停电这种事虽然不能说是日常,但也算是时有发生。

  这一点跟后来完全相反。

  当时正处在设备由图纸向实物转化最关键的阶段,因此分身乏术的颜永年甚至没赶上参加对方的葬礼。

  于是,在犹豫片刻之后,颜永年还是点了点头:

  “回去以后,我让他们去给京航投一下简历好了……反正有过这段项目经验,应该也不难通过……”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