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章 特别优待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特别优待

  在吴懿范的小声解释下,常浩南总算知道了对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尤其农村或者小城市来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家里,甚至是十里八村范围内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所以有些时候根本想不到提前准备好一些校园生活的必需品。

  前者正是盯上了这方面的商机。

  在新生报到的这一天,他直接从社团里找了几十个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让他们主动帮新生拎东西并一路送到宿舍区,权当是带着认认路。

  一路上,这些学生就会以学长学姐的身份,传授一些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经验。

  其中自然少不了潜移默化的广告环节。

  不过,无论是京航大学学生的身份,还是他们传授的经验都确实是真的,再加上这功夫又没有网购,人也相对淳(好)朴(骗),因此相当一部分新生和家长出于省事和信任,就会直接从这些学长学姐的手里购买他们没带的东西。

  而吴懿范自然就是背后的供货商。

  运气好的话,他在一天时间里就能赚到几千块,就连被雇过来当苦力的学生们也能赚个百十块生活费。

  相当夸张。

  常浩南咂了咂嘴,心想也难怪对方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能打拼出九位数体量的身家。

  这个眼光和执行力,确实一般人学不来。

  二人并没有寒暄太长时间,随着报到的学生和家长逐渐涌入学校,吴懿范和他找来的“销售”们逐渐忙了起来,常浩南则拉着行李箱回了宿舍。

  因为距离老生开学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所以现在返校的就只有常浩南一个人。

  小憩一会补充了一下这段时间一直都严重缺乏的睡眠之后,常浩南晃悠到了飞机楼附近。

  门口的公告栏上,已经张贴好了保研面试的时间和参加人选。

  面试本身是整个学院一起进行的,但最终的排名则是每个专业或者系分别来,而航空科学与工程作为整个京航最重要的学院,总共的面试人数大概有二十来个。

  搁在二十年以后,一个人数差不多的专业就能随随便便保研二十个。

  但在1996年,这个数字还是有点惊人的。

  但更惊人的是这次负责面试的评委人选。

  除了以刘洪波教授为首的老面孔之外,还有院长唐林天,以及两位院士!

  其中一位自然是杜义山。

  而另一位,则是航空动力专家,燃气涡轮研究院总工程师和第一总设计师刘振响。

  当然顺便也是京航大学的教授。

  算算时间的话,他应该是刚刚因为成功主持了SB-101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项目而被评为工程院院士,实现了自己“不搞出高空台决不离开山沟”的誓言。

  也是我国航空动力领域的第一位院士。

  高空台可以在地面上模拟飞机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的各种飞行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