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章 石油会战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为采油部长,张春波、郭庆利、王金钊等人被任命为部门副职,正职空缺,这叫虚位以待。

  这个公司成立后,石油系统那些将被裁员的员工,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直接将工资关系转移到国际项目管理公司,如晨光采油厂这样已经下岗的员工,都接到了召回通知。

  国际项目管理公司员工数量一下子就到了上万人。

  贾兆安不得不从各个油田借调了一批人事和财务人员,帮助进行公司管理工作。

  这1万多人怎么安排呢?

  首先就是培训。

  华夏目前有11所石油专业的院校,贾兆安通过关系,联系了其中5家,对这些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海上石油勘探、开采知识和技能,

  还包括海上生产、生活、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知识,远东风土人情以及毛熊日常用语等课程。

  培训课时安排非常紧密,集中授课大体安排了一个月的时间,培训以书本和院校教师们新编教材为主,同时增加了许多视频资料,其中滨海油田G102-H2钻井平台操作视频最多。

  接下来就是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怎么搞?直接上平台!

  平台在哪儿?库页岛!

  就在库页岛的东北方,一个奥哈小城和它附近的海域。

  到目前,塔赫塔到伯力的石油和天然气管线已经铺设完毕,正在加压测试,估计再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能正式输送油气。

  塔赫塔这里建造了大型的原油和天然气储站,能够接收来自库页岛和周边地区开采的油气。

  从伯力到达庆的油气管线也开始招标,达庆到盘山的管线还再测算容量,估计8月份规划方案能够定稿,10月份启动实施。

  盘山到燕京的管线也将列入建造计划。

  盘山这里已经由华夏石化开展前期工作,将有可能搞大炼化,建设1500万吨炼油和1000万吨乙烯项目。

  盘山市将有可能列入国家重点石化基地!

  市领导摸着脑袋发懵,奶奶的,不小心又被馅饼砸了,而且还挺疼。

  疼,是因为经常来大官,来高层领导,然后就开始挑盘山的毛病,比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环境不行。

  盘山领导表面诚惶诚恐,但是心里乐得不行,挑再多/毛病,不还是要把化工基地放在盘山吗?

  盘山的春天终于来了。

  至于石化工厂的选址,市里态度非常坚决,就放在港口后身--东华正在填海的区域,既不用抢老百姓的耕地,又远离居民区,安全和环保都没问题。

  还有一点,土地是东华的,卖出去正好能够回笼资金,这也是对东华的回报。

  奥哈小城这边,有一所新建的石油学校。

  远东油气取代毛熊萨哈林天然气公司和毛熊国家石油公司,成为萨哈林1号项目的参与者后,拿出两亿刀填平了应该出资的部分。

  这部分资金是用来建设萨哈林岛的基础设施的,包括铁路、公路,从岛上到对面大陆上的输油管线,还有奥哈城内的这所学校。

  经过三方协商,在付出一定资金,并与萨哈林州政府协商后,学校归属远东油气股份公司所有,同时划归远东油气股份的还有奥哈小城东侧海域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权。

  库页岛上,王宏斌早就等在了这里,负责安排华夏来的员工后勤保障事宜。

  几天之内,邮轮就向这里运送了五千人,人口几倍于奥哈城的居民。

  此时的库页岛也进入了夏季,奥哈小城换上了夏装,街道宽敞,绿树婆娑,风景明媚。

  海港那边,挤满了华夏来的员工,有人已经脱了鞋子将双脚泡在了水中。

  石油学校里,好多教室也被安排了床铺,变成员工宿舍。

  有的教师干脆被学院门挂上了某某油田钻井队的标牌。

  贾兆安站在教学楼二楼的阳台上问杜青山:“小杜,你看现在,像不像当年的一个场景?”

  杜青山没反映过来,问道:“像啥?”

  贾兆安说:“石油大会战!”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