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章 电化厂宿舍_车厢里的魔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海东推门钻出自己的日产帕拉丁警车,站在车边打量着眼前这两栋居民楼,这是多年形成的习惯。每次到现场,他并不急于去看案发点,或是尸体,而是先看看现场周边的环境,因为这往往对于勾勒案件的整体背景,理解涉案人的心理状态、行事逻辑有所帮助,有时甚至还很关键。

  向海东是厦门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重案大队的大队长,五十开外,个头不高,其貌不扬,总是微微皱着眉,好像心里永远装着什么烦心事。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给人的感觉,事实上向队长生性豁达,大半辈子里不追名不逐利,凡事随遇而安。他能升到这个职位靠的纯粹是出色的工作业绩。向队长有一种常人少有的敏锐,很多旁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物、动作、当事人的神色都能在他的潜意识里留下隐约的印象,当这些蛛丝马迹逐渐积累,案件中人物、事件之间的关联就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变得豁然开朗。

  向海东此时就站在警车旁细细地打量起周围的环境,看上去更像是采风的艺术家,而不是刑事警察。

  派出所的人管眼前的这两栋楼叫电化厂宿舍,估计原来是厦门电化厂的职工楼。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三十多年过去,电化厂早不知去哪了,房子也都转过不知道几手,楼里的居民换过一茬又一茬。不过即使是三十多年的老楼,它仍然是这一片最好的房子。这里是厦门岛内仅剩的几个城中村之一,除这两栋六层楼房,其余都是村民自建的二三层小楼,杂乱无章地塞满这个破旧不堪的社区。电化厂宿舍修有围墙,墙面早已斑驳,稀稀拉拉地爬着些藤类植物,一些地方露出红色的墙砖,墙头上长了不少狗尾巴草。两个派出所的协警守着小区的入口,三部警车排成一溜停在围墙下面,一辆是队里的面包车,一辆是技术处的勘查车,还有一辆桑塔纳,估计是所里的巡逻车。

  向海东走过马路,进入小区。两栋楼之间是公共绿化地,随意地种着或者说是丢弃着各色植物,因为疏于打理,几乎成了杂草丛,不过一株种在破水缸里的月季倒是开得热闹。向海东边走边抬头看了看,两栋楼之间有走道相连,每层楼的最外面是一条头尾贯通的走廊,所有单元一字排开。八十年代居民楼的典型风格。每层的走廊都探出不少脑袋在张望。据派出所的地段警说,这个小区一直比较安稳,虽然大部分单元被租出去,人员流动性极大,却很少出什么乱子。

  向海东走上楼梯来到三层,现场走廊靠小区大门的那套单元。走廊里挤满人,都是些看热闹的,里面有一个身材矮小的协警正在徒劳地劝说那些围观的人,辛苦地把人拦在最后两个单位的大门外。向海东侧身想往里挤,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