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章广宁军立_豪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瑞瑜率中军营在锦州、广宁右屯与广宁之间的二百里多里地游弋,沿着医巫闾山外沿,在三岔河以西设下一道弧形防线,将络绎不绝、绵延百里的运粮驮队护得严严实实。

  中军营官兵由近万人中精挑细选而得,且全为骑兵,那新得铠甲、兵器又是人人齐备,这行军途中,旌旗招展连成一片,那长枪枪刃上的寒光与簇簇红缨犹如层层浪卷,时时透出一股震人心魄的气势。这气势不仅席卷军中,甚至连道上的民夫们瞧了,也是屡屡侧头注目,望着官兵的背影连声赞叹。

  祖大寿招徕的这些民夫,尽皆为宁远本地百姓,就算有旁处聚集过来的人家,此时也在袁崇焕治下落户宁远。这帮着运送米粮,大多数人已做了不止一年,由山海关至宁远城二百多里地,少说也走过十多回了。

  祖大寿既是宁远人,这亲朋故旧自然颇多,这等能赚些力气银子的事,当然要尽力相帮。数千两白银,在军费中不过是个小数目,对这些民夫而言,却是天大的好处。那宁远城,从修筑时起便没断过驮队,所给的脚价银不能说没有,却实在少得可怜,更别说,多数人家并不指望着银子,反而希望用粮食兑换。

  袁崇焕最初抵达宁远时,那安抚辽民,实际上也就是派发粮食,安排屯种。这两年多过去,这些民夫早就习惯了编队运送军需、粮秣的差使,甚至所需大车、驮马等等,也都一应俱全。

  待到今年,宁远城虽仍有差使,却是渐渐的少了。随着朝廷调拨的军需、粮秣日益增多,诸事也日渐顺手,那山海关而来的驮队越来越多,反而抢了宁远百姓的“生意”。况且,这日子渐渐安定,百姓所需便不限于粮食,诸多杂项可都需要银子的。

  是以,祖大寿揽来的这个差使,民夫们个个尽心尽力,即便沿途并未有太多的官兵监护,也并无一人偷奸耍滑、耽误行程。自宁远至广宁四百里地,不到四日的功夫,那第一批驮队所携数千石粮食便运抵广宁城。而抵达的民夫在卸下粮食之后,转身便出了广宁城,连夜往回赶,要赶回去再走第二趟。

  那授命专责粮秣的王宝,在将由山海关筹集的粮食送抵广宁后,便被陈瑞瑜派去打理这运粮一事。待王宝风风火火的跑了一趟,才发觉这些民夫都是一队队自行行事,倒不需自己多费口舌,索性只在沿途设下几处联络点,再在广宁城内外安排几人引导粮食入库,便直接奔陈瑞瑜的中军营而去。那王宝每日只汇总传来的粮食数目,借此机会就跟着陈瑞瑜行走,再也不离开半步。

  由白水铺子至广宁城,陈瑞瑜所部的变化,那王宝可都瞧在眼里,更别说见了此时的中军营,那王宝更是对打理辎重一事颇有不满,尽管此时王宝一部也有数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