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2_饭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是请客的时机。太早了不行。林副书记刚刚接到省纪委下达的指令,对如何处理这一事件尚未全面考虑,用多大分量处分当事人还没有一定之规,这时候贸然请客,只会令他徒增警觉,甚而倍添反感。太晚了也不行。一旦领导主持会议形成了最终意见,那时再想挽狂澜于既倒,恐怕神仙下凡也是无济于事的了。最好的时间段,便是林副书记经过一段沉淀,正在形成自己的思路,而旁人在此时恰到好处地为当事人有所美言,领导对最终处分意见是轻是重举棋不定,此一关头乃是最佳时机。而这个能送上美言的旁人,无疑只能是权哲洙处长了。

  三是请客的相关人员。当然不能太多,而且还都得是林副书记的心腹,至少得是领导看得上的人。对张嘉缑来说,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应该尽量避开县委书记,那家伙一向与张县长面和心不和,巴不得落井下石借机把他赶出毓岚县,他若参与,定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传出去也有伤张县长的脸面。

  权哲洙这一席分析,真令我这混迹于官场局外的人大开眼界,没想到一个简单的饭局竟然有这么高深的学问。而张嘉缑当然熟谙于此,心悦诚服地连连点头,一再说权处长不愧是长年在领导身边转的人,水平果然不同寻常。

  这样便有了一周后的毓岚县之行。由头当然非常时髦:毓岚县的后洼乡是省里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那里的产业化开发项目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省农委计划年底要在那里召开现场会。作为市委常务副书记,当然要对这样一件大事给予足够关注。于是在权哲洙运作下,林之侠决定亲临视察,了解一下相关进展以及现场会的准备情况。在此之前,权哲洙利用调研处的工作便利,连续给市委提交了两份关于这方面的报告。当然这也是假公济私,因为毕竟这不是太急迫的工作,如果不是为了帮张嘉缑的忙,他完全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搞出这些报告的。

  选择在这一天去,还有一个原因,县委梁书记正随省里组织的考察团出国开洋荤。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完全避开他的介入了。

  权哲洙坚持要我也跟着去。其实我不想再掺合其中,因为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已经给他俩牵上线了,脚本权哲洙也策划好了,场景道具都是现成的,能不能演出成功完全在于演员的临场发挥,而那靠的是他自身的功力。然而权哲洙说,他已经向林书记请示了,林书记说很好,文化战线的同志,作家艺术家们,也要深入到农村改革的火热一线,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全貌,这样创作出来的东西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人家到底是领导,眼光就是不同寻常,把一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